趙旻顏良 作品

第一百七十七章 穩居中軍帳,各方爭鬥忙7


                 這份“大字報”的內容,後文自會詳細說明。

  “大字報”口誅筆伐的首要目標,當然是袁紹,但針對高幹的部分,三荀同樣不吝筆墨,且筆力入木三分…

  諸君勿忘,荀彧早幾年曾在袁紹那兒打過工,對袁紹內部的哏節兒可謂門兒清。

  可以預見,不但袁紹要倒大黴,就連高幹…

  這純屬活該。

  誰讓高幹膽大妄為到敢於行刺趙旻呢?

  高幹惹誰不好?非要惹趙旻這個腹黑男,更可甚者,高幹還險些讓趙旻死無葬身之地。

  所以,在吸引了趙旻這個大boss的極高仇恨後,玩火自焚的高幹即將生不如死。

  時間如白駒過隙,匆匆而逝。

  這兩日內,趙旻如同前漢的張良一般,雖足不出戶,卻對天下大勢洞若觀火。

  而且趙旻絲毫沒有耽誤與步練師互訴衷腸…

  沒錯,即將臨盆的步練師,居然在伏壽眼皮子底下私會了一次愛郎。

  原本因待產而情緒抑鬱的步練師,在經過趙旻開導、安慰,尤其是在趙旻一再保證絕對不嫌棄步練師生女兒之後,心結盡去,心情瞬間開朗許多。

  步練師離去後,苟哥卻有些抑鬱。

  趙旻的孩子太多,絕對不是好事兒,何況其中還有必須姓劉的親生骨肉。

  歷史上的曹老闆兒女成群,可那些曹家子女,最後又有幾個得善終的?

  苟哥不敢再想下去,而是繼續專注於分析天下大勢、適時做出策略調整。

  這時,衛府上下原本的假想敵,早已由劉備轉變為黃祖。

  所以,趙旻遣出斥候,向匆匆趕赴襄陽城的東州士人、馬超、龐德等一行人送出數封密信。

  東州士人原本的使命,是勸說劉表投降,馬超、龐德二人是金牌保鏢。

  但隨著黃祖作妖,荊州的局勢愈發顯得撲朔迷離。

  在此情況之下,東州士人的使命,便出現了一些微調。

  苟哥相信,有費觀、董和等人在,他們必可圓滿完成任務。

  因此,在做出最後的微調之後,苟哥便不再關注大江之南,而是靜待步練師臨盆產子或女。

  兩日後的傍晚,有夏侯淵率軍神行,張繡及諸曹、夏侯的三萬聯軍順利經過江夏郡隨縣,已經極為接近溳水安陸縣流域,也就是李通的伏擊點。

  張繡下令,全軍下船,在溳水河畔列陣休整。

  曹洪這時提議。

  點&~為@:塔讀小說app

  因此荀彧在董卓之亂時(189)棄官奔河北,最先依附袁紹,大概緣出於此。

  荀彧老爹荀緄的仕宦履歷更值得玩味。

  因為其曾任濟南國相。

  彧父(荀)緄,濟南相。--《魏書荀彧傳》

  濟南國相有何特殊之處呢?

  這裡不得不提一句:

  荀緄的繼任國相是曹操。

  (曹操)遷為濟南相。國有十餘縣,長吏多阿附貴戚,贓汙狼藉。--《魏書武帝紀》

  注意:荀緄是曹操的前任濟南相,見嚴耕望《兩漢太守刺史表》。

  換言之,荀彧的父親,與荀彧未來的主子,相繼出任過濟南相。

  更值得注意的是,濟南國相往往都是由“閹黨子弟”出任。

  比如《劉繇傳》提到,某任濟南國相(失其名)是中常侍之子,地方長吏“貪汙受賄,依倚貴勢”,百姓苦不堪言。

  濟南相中常侍子,貪穢不循,(劉)繇奏免之。--《吳書劉繇傳》

  歷任濟南國相“贓汙狼藉,阿附貴戚”(見前引《武帝紀》),影射的就是東都洛陽的宦官集團。

  劉繇時代的濟南相是“中常侍之子”,出身背景一目瞭然;曹操是大長秋曹騰之孫,也是宦官家庭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