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旻顏良 作品

第一百六十章 逢君多苦勸,落子弈棋盤2


                 猛將對士氣的鼓舞作用毋庸置疑。

  而冷兵器時代,士氣雖看不見摸不著,卻往往可成為以寡敵眾、絕處逢生的關鍵因素!

  遑論率軍奮勇作戰者,還是江東猛虎孫堅之子、五年平定江東的小霸王孫策。

  塔讀^小說App@更多優質免費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於是乎,在孫策軍始終保持陣型的情況下,孫策奮勇作戰的鼓舞下,火攻加上騎兵踏營,終於使敵軍軍營大亂。

  孫策漸漸看到了絕處逢生的希望。

  然而…

  在熊熊烈火之中、敵營核心之處,陡然升起一杆“文”字大纛。

  一名身高近九尺(兩米出頭)的昂藏英武將軍,一手持大纛、一手提長戟,披著兩層厚重的鐵甲,踏著堅定而又沉穩的步伐,率領彷彿無邊無沿的兵卒,緩緩現身於火海邊緣,彷彿一個無敵戰神一般。

  那人一張稜角分明的臉上古井無波,站姿如淵渟嶽峙。

  “眾兒郎休要驚惶!南陽文仲業在此,與諸君共生死!”

  孫策見此大軍、以及這如天神下凡一般的勇將,心中先是一驚,復又湧起無窮鬥志。

  孫策又一次縱聲長笑。

  “文仲業!你與黃祖老匹夫屢次為我所敗,有何顏面在我面前言勇?”

  塔讀^小說App@更多優質免費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文聘文仲業,在歷史上未曾被孫策、周瑜打敗,但黃祖確實曾大敗於後兩者。

  但是…

  諸君可以將其理解為戰略性撤退。

  因為在黃祖佈下這盤棋局之前,江夏郡始終寸土未失。

  甚至於在歷史上,孫權數次西征都被黃祖殺到損兵折將、狼狽而還;文聘鎮守南陽,也使李通、滿寵等人不敢輕易犯境。

  文聘雖在演義中屬於低調至極的二流武將,但在正史記載中,其人的功績絲毫不遜於曹魏五子良將。

  與勇猛、功績不遜於徐晃的朱靈相同,文聘不被列入五子良將,純粹是出於政治等方面考量。

  暗恥三國志中,文聘雖被低估,屬性卻仍不在樂進之下,特技則尤為強悍。

  總之,這又是一個被羅先生貶低的豪傑。

  文聘聞言神色不變,只是用力一頓手中那高達三丈的大纛,奮力高喝。

  首發&:塔>-讀小說

  “眾兒郎聽令!今孫伯符已窮途末路!斬其首者,賞萬金、表為關內侯!殺!”

  文聘“殺”字甫一出口,便將大纛丟給其人的親軍司馬,其人則再次大喝一聲,提起長戟、在甲葉碰撞發出的“嚓嚓”聲中,徒步向孫策疾衝。

  在文聘的兵卒們看來,自家主將那一往無前衝向江東小霸王孫策的背影,竟顯得格外悲壯。

  文聘此舉,瞬間提振了己方正逐漸崩沮的士氣。

  孫策這一天生的猛將,也在文聘疾衝而來的同時滾鞍下馬,大喝一聲迎向其人。

  正所謂將是兵的魂,兵是將的膽。

  文聘既然奮不顧身殺向孫策,孫策便決不能再佔文聘便宜、策馬迎戰文聘。

  否則,孫策一方原本高漲的士氣必然會下跌。

  在雙方士氣此消彼長之下,孫策能否突圍便再難預料。

  君不見,遇到當前這種狹路相逢勇者勝的情況,即便是穩如老狗的苟哥,不也一樣險些拼到力竭而亡?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說時遲,那時快。

  短短十秒不到,文聘和孫策便已交手。

  面對主動送上門來的文聘,孫策有意速戰速決,是以其人槍法如暴風驟雨一般凌厲且迅疾。

  反過來考慮,文聘主動迎上前與孫策鬥將,固然是存了提振士氣、圍剿孫策這不足一部殘卒的心思,但文聘既然敢如此做,便足以證明,文聘的武藝決不遜於孫策太多。

  面對孫策如狂風驟雨一般的攻勢,文聘沉著冷靜地揮舞著手中的長戟,在見招拆招之下,充分發揮出長戟可格擋長槍的優勢。

  漢末的制式長戟,並非演義之中那種方天畫戟,而是類似於槍與戈的結合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