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旻顏良 作品

第一百四十七章 許都運帷幄,江夏謀千里9


                 趙旻的“三學制”,實際上是披著太學制外皮、擦著察舉制邊推行的科舉制。

  而眾所周知,科舉制的出現,是中古時代過渡到近古時代的標誌物。

  在上古時代到中古時代的轉折期,士族之所以能演變為門閥,其根源是士族對知識的壟斷。

  而三學制的推行,便可完美解決這一難題:

  因為竹紙和雕版印刷,所以有了大量刊印的標準化教材。

  荀彧撫須道:“阿旻以為,將三學制推而廣之如何?”

  荀彧借楊彪之口喊趙旻過來,主要目的便是想要推廣三學制。

  但是此時的趙旻,哪裡有空絞盡腦汁、勞心費力去推廣三學制?

  北有袁紹虎視眈眈、南有劉幫主伺機壯大實力,趙旻在盡力保住作死而不自知的大舅哥孫策性命之餘,同時還要與黃祖鬥智鬥勇…

  試問值此生死存亡之秋,趙旻這個苟哥哪裡有閒心推行發展文化教育工作?

  命都快保不住了,讀書又有何用?

  然而…

  苟哥轉念一想,老子何不在南陽將三學制施行推廣?

  南陽郡可是光武帝劉秀的老家、荊州的北大門啊!

  南陽郡治宛城之於東漢,便相當於魔都之於華夏。

  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斗酒相娛樂,聊厚不為薄。驅車策駑馬,遊戲宛與洛…

  宛城在東漢的地位,由這首《青青陵上柏》可見一斑。

  而且南陽郡遭受戰亂的破壞程度,要遠遠低於穎川和陳留。

  更何況,荊州八郡之一的章陵郡、以及襄陽所在的南郡,更是緊挨著荊州南陽郡。

  是以趙旻向荀彧眨了眨眼,撫須笑道。

  “令君以為,在南陽郡試行三學制如何?”

  荀彧心領神會。

  “甚善!”

  荀彧看向正對趙旻極為崇拜的女婿陳群。

  “長文,此事便由你負責如何?如你不明應如何運作此事,可向文舉先生請教。”

  老丈人發話,陳群不能不聽,遑論一直守孝的陳群,本就對推廣三學制躍躍欲試。

  是以陳群站起身欣然應允。

  “大人,固所願爾,不敢請耳。”

  一時間,苟哥趙旻成就感爆棚。

  陳群是誰?

  那可是歷史上提出“九品官人法”的第一人!

  如此人物,竟被趙旻掰直了!

  思及門閥當道、官位壟斷、下三品寒士絕望的時代將不會出現,苟哥心中微微鬆了一口氣。

  這時,荀彧又道。

  “從文,家兄已知你所言之事,近幾日,家兄將單獨與穎川各家密談,今後必不會再有類似之事發生。”

  趙旻拜託荀彧所做之事,也是解決細作。

  但這“細作”要遠比車馬行的那些雜魚高級。

  因為趙旻拜託荀彧解決的細作,是穎川士族。

  而被袁紹說動的穎川士人,此番在向劉協獻計、任趙旻為太子太傅一事之中,發揮的作用一定極大。

  至於這些穎川士人是被誰說服…

  答案不言而喻。

  袁紹麾下的郭圖和辛氏昆仲都是穎川士人。

  老鄉說服老鄉的難度,其實並不大,遑論出身名門的袁紹,實力依然雄厚,仍是妥妥的天下最強諸侯。

  綜上所述,為出於穩妥,趙旻不得不拜託荀彧出面,解決這些穎川“騎牆派”士人。

  一言蔽之,苟哥趙旻看似風光無限,實則內憂外患。

  荀彧此言一出,苟哥便再次微微鬆了口氣。

  劉艾適時道:“衛將軍,老夫已將此事稟明陛下,陛下有詔:令老夫將太子太傅之名載入宗室之冊,並註明太子太傅為皇長子之師。”

  伏完補充道:“太子太傅,皇后有詔:令太子太傅每旬教導皇長子三日,不得有誤!”

  苟哥思及對自己情深意重,且酷似自己念念不忘的前世女友之伏壽,登時柔腸百結。

  趙旻默默感慨:

  老子負寶寶良多也!

  其實,苟哥負他所有的寶寶皆良多也。

  見諸事皆議畢,苟哥趙旻便站起身。

  “若無其餘之事,旻便告辭。”

  荀彧撫須道:“從文且慢,阿匡熟知農事,此番或將有大用。”

  趙旻對此瞭然於胸。

  荀彧的意思是:你欲借道章陵郡,可留下嚴匡助黃射種植冬小麥。

  黃射,便是章陵郡太守、黃祖之子。

  荀彧清楚,趙旻此番對章陵郡志在必得。

  章陵、江夏二郡若得,劉表所在的南郡將被趙旻包圍孤立,屆時即便劉表不想投降,也將被荊州豪族裹挾而歸順朝廷。

  這便是苟哥的前半段計劃。

  至於苟哥的後半段計劃…

  此處暫不水文,後文自會詳細交待。

  此外,苟哥之所以派曹氏、夏侯氏諸將出徵,其實也存了一份穩如老狗的猥瑣心思。

  苟哥率又一個老農嚴匡,徑自來到夏侯惇在許都內城的大宅院。

  去年曹家夏侯家返還故里之後,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淵等人的府邸,趙旻都未轉賜他人,而是遣人定期灑掃、整理。

  所以夏侯淵在歸順趙旻後,才會如此賣命。

  總而言之,趙旻饞這些名將久矣。

  原伏波將軍、現驍騎校尉夏侯惇…

  諸君莫要忘記,趙旻已經在竭盡全力修復那些被玩壞的將軍號。

  而且夏侯惇等人在衛府寸功未立,苟哥暫時不能給他們兩千石之高位。

  立下多次大功的夏侯淵,如今也不過是比兩千石的中壘中郎將,只是剛剛被封為龍亢亭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