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旻顏良 作品

第一百三十二章 歸途生變故,數日返許都終


                 苟哥見夏侯惇說得鄭重其事,便也不由得緊張起來。

  一旁的夏侯淵卻有些看不過眼了。

  “兄長,世襲縣侯已是某等祖先之恩寵,兄長切勿貪得無厭。”

  不苟言笑的曹仁也出言相勸。

  “某等本為敗軍之將,又屢次承從文恩情,元讓兄長當適可而止也。”

  曹仁雖始終未表態,然而其人隱約間表露出的態度,卻頗耐人尋味。

  夏侯惇狡黠一笑。

  “妙才、子孝,你二人多慮矣!此非某之所請,實乃嫂夫人之願,何況此願絕非強人所難,或許從文求之不得也。”

  自始至終,曹洪曹純哥倆,都唯夏侯惇馬首是瞻。

  至此,苟哥完全看明白了。

  同時,苟哥也完全想通,自己未來的出路到底是什麼。

  曹仁雖為曹老闆年齡最大的堂弟,但其人卻非曹家主事人。

  曹家如今實際上的家主是曹老闆遺孀、心機及能力皆不俗的卞夫人,協助卞夫人的主事人卻是夏侯惇。

  這也充分說明,夏侯家全力支持卞夫人領導曹家、夏侯家。

  而曹仁所扮演的角色,則是曹家上下支持卞夫人的代表。

  作為上古時代到中古時代的過渡期,漢末的士大夫家族化程度已經頗深…

  說人話,便是曹家、夏侯家這兩家的勢力已經極為深厚!

  量化來說,便是曹家、夏侯家有近兩萬奴客、僕客、談客、上客等各種“客”,便連部曲也有近三千人。

  一言蔽之,在曹家、夏侯家所在的這個鄉,甚至附近幾個鄉,絕大多數人都是曹家的“客”。

  說得再通俗一些,曹家、夏侯家,在沛國譙縣幾乎是一手遮天。

  話再說回來…

  儘管皇權世俗化、郡國本位化,以及士大夫家族化演變趨勢愈發嚴重,但漢室正統觀念、劉姓得天下之法理性,仍舊根深蒂固、深入人心。

  而大漢衛將軍趙旻的存在,以及其人所堅持的“奉主上以從民望”,結合其人今年收復益涼二州、河西四郡及二關的功績,無不是在彰顯漢室正統之法理、劉姓天下之威嚴。

  這也從正面遏制了三化的發展趨勢。

  遑論苟哥的最終目的,是使上古時代,跳過門閥當道的中古時代,直接轉化為近古時代。

  這便是夏侯惇、黃祖等人所說的“天下大勢”。

  綜上所述,儘管曹家夏侯家二家,在沛國譙縣一手遮天,甚至有割據一方的實力,但在苟哥趙旻孜孜不倦、勢如破竹的一統步伐之下,也還是不得不依附大勢在手的苟哥。

  沛國百姓安居樂業、卞夫人等人對待趙旻的態度,便是明證。

  由是故,趙旻成竹在胸、淡淡一笑。

  “元讓兄長但說無妨。”

  夏侯惇眯起眇目,似笑非笑。

  “卞夫人之長公子,留於譙縣故里,為孟德兄守孝、潛心治學,夏侯家留下照拂其人;而卞夫人則攜曹氏家眷,赴都城定居。從文以為如何?”

  苟哥以為如何?

  苟哥確實對此求之不得。

  因為卞夫人相當於以自己、曹家眾人的家眷為人質,來換取趙旻的信任。

  歷史上的曹老闆,便是如此控制臧霸、孫觀、馬騰、李通、李典…等等麾下臣屬的。

  而如今卞夫人慾行此事…

  亦可謂天理循環,報應不爽也。

  如此一來,苟哥何愁曹氏、夏侯氏諸猛將不忠?

  然而…

  正欲欣然應允的苟哥,突然想到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於是其人再次淡淡一笑,緩緩搖頭。

  “元讓兄長,如此不妥!旻非仗勢欺人之輩,更非欺凌孤兒寡母之徒也。卞夫人及曹氏家小,當無憂無慮安居於譙縣故里,否則旻良心難安矣!”

  曹仁忍不住拍案而起。

  “從文不愧為當世英雄也!某願助從文一臂之力!”

  毋庸置疑,苟哥的所思所想,與英雄二字毫不沾邊,倒是與“老六”二字頗為貼合。

  不過這並不妨礙苟哥欣然笑納曹仁之贊言。

  “子孝兄謬讚,此乃大丈夫所應為也。”

  剛烈磊落的夏侯惇,對苟哥也極為滿意。

  “從文,便如此。且容某等明日略做準備,後日一早某等便啟程赴許都。”

  不言而喻,夏侯惇對卞夫人的決定不以為然。

  苟哥心中長長鬆了口氣。

  卞夫人的心機太深,苟哥有些招架不住…而且卞夫人是個弱女子,苟哥不好對卞夫人使出他那些見不得光的腹黑手段。

  只要卞夫人願老老實實留在譙縣故里,苟哥心中便踏實許多。

  更何況,苟哥還收穫了曹仁這個意外之喜。

  志得意滿的苟哥,心中美滋滋。

  與眾人告別後,苟哥隨仁哥來到後者的小院。

  仁哥因苟哥那一番話,對其人大生親近之感,是故仁哥想與苟哥小酌兩杯、秉燭夜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