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旻顏良 作品

第一百零一章 知益州困苦,抵蜀郡成都中


  水稻是否能一年兩熟…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這主要取決於兩點。

  一是稻種的生長週期;二是第二季水稻的抗寒性如何。

  儘管這時代的氣候,遠比趙旻那個時代溫暖溼潤,但秋冬季節終究不適合水稻成長。

  何況,華夏神州的晚稻,是歷經數百年、至北宋初中期方才培育成熟的。

  即便趙旻有袁老先生那成熟、成體系的嫁接和雜交方案,其人也沒有十足把握做到這一點。

  於是苟哥趙旻躬身抱拳。

  “幼宰先生,我對此尚無十足把握,故而需留下子揚在此,為我試驗此兩種稻種是否可實現一年兩熟。”

  眾人這才反應過來…

  他們至今還不知,這兩大麻袋優質稻種,到底有什麼優勢。

  董和替大家問出了這個問題。

  首發&:塔>-讀小說

  苟哥笑了。

  “諸君,其中一種,乃沛國相倉府君、九江太守梁府君培育之晚稻;另外一種,則為我族中長輩自交趾帶回之占城稻。”

  占城稻,自北宋至今,養活了不知多少華夏兒女。

  儘管占城稻的原產地,其實是占城國(今越南中南部)。

  如今的占城國,實際上是大漢交趾刺史部的日南郡。

  士燮實際上雖然身為偽“交趾國”的土皇帝,但其人根本無力收復大漢失地,遑論開疆拓土。

  總而言之,北宋以占城稻、晚稻這兩種稻種,實現了水稻的一年兩熟,從而極大緩解了社會矛盾、也使得華夏如雨後春筍一般,湧現出大批市民。

  北宋就算再弱,人口也能說明一切:

  天殺的宋徽宗、與天殺的漢靈帝劉宏絲毫不遑多讓的趙佶,在繼宋哲宗趙煦皇位之初時,以北宋那可憐的疆域,人口居然突破了一個億!

  這充分證明:北宋的農業實際上已經非常發達,只是被其繁榮的商業所掩蓋,使人產生北宋商業發達、而農業一般的錯覺。

  塔讀小~。>說—*.—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趙旻要做的,便是提前引進生長週期短的占城稻,並敦促梁習試驗晚稻,利用兩者實現水稻的一年兩熟、甚至是三熟。

  東漢的問題,當然不是僅靠提升畝產便能解決的。

  但是,無論如何,先使老百姓們能填飽肚子、更好地活下去,趙旻才有充足的時間去慢慢糾正、甚至是改善其他問題。

  幸好這是武德猶然充沛的東漢,而不是武德如渣渣的北宋,否則趙旻一定會哭暈在廁所。

  趙旻抓起兩把稻種,將自己欲利用這兩種稻種,在益州實施水稻一年兩熟的計劃簡略講述了一遍。

  顯而易見,這再一次顛覆了董和、費觀等人的認知。

  正如他們先前認為,成都城不可能一刻被破、每日行軍里程不可能超過一百五十里、羌氐等雜胡勇不可擋、允吾城不可能憑几句話便投降……

  以及水稻畝產不可能超過十二斛一樣。

  被趙旻、夏侯淵、衛府上下打臉不知多少次的他們,此刻已經懷疑起了人生。

  在思忖、懷疑片刻後,他們如今終於頓悟:

  本書~.首發:塔讀*小@說-App&——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在衛將軍、衛府這裡,似乎沒有什麼不可能。

  所以,趙旻接下來的工作便好安排了。

  帶上稻種、離開車馬行之後,趙旻在南鄭城的漢中太守衙署中,再次召開會議。

  途中,趙旻已問明趙旭,在這一個月中,益州都發生了何事…

  在慢節奏的古代,一個月其實發生不了太多事。

  不是所有人,都是開了加速齒輪的夏侯淵。

  簡而言之:

  蜀郡太守為廣漢人王商;巴郡太守為廣漢人王累;廣漢太守為蜀郡人張松;犍為郡太守,則是趙韙的臣屬黃衡。

  趙韙本人帶著家小跑去了巴東郡上任,巴東郡就是後世的重慶。

  其他諸如牂牁郡、益州郡、永昌…等郡維持原樣不變。

  塔讀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而秦宓,確實成了益州的州學博士祭酒,原來的那位郡學,則成為益州州學五經博士之一。

  儘管三學制尚未在益州推行。

  如今巴西郡太守為蜀郡士人張肅,而漢中郡暫無太守,由率軍屯駐於南鄭城的趙旭暫領漢中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