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旻顏良 作品

第七十二章 大漠遇胡哨,姑臧收馬超6


  “諸公,俺何德何能,竟可在此得睹諸位高士尊顏,幸何如之!幸何如之哉!”

  得益於蔡琰的教化,這呼衍左大將勉強也算談吐得體。

  而端坐在呼衍左大將對面之人,赫然正是穎川各家的商賈首領。

  雖然在這時代商賈、百工屬於賤業,但怎奈何此是為了大漢振興涼州、重開西域而為,是故,荀、鍾、韓、辛、陳等幾家穎川望族,對此義無反顧。

  以上都是屁話…

  他們行商至此的真正原因…

  自然是為了打通西域商路,為各自家族賺取、積蓄財富。

  荀彧已經頒令:在涼州、西域從事商賈及百工,不算從事賤業,而是為國效力,是以不影響鄉論評價。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這一點,在察舉制盛行的東漢,至關重要。

  因為,某一家被評為良家子的一項重要指標,是該家不從事商賈、百工。

  正是由於有鄉論這個後世看來極為奇葩的東西存在,所以,東漢天秀們才會秀到飛起。

  正史要比演義精彩一萬倍。

  穎川這五家望族的代表辛烈,也就是曾刊印《衛將軍文集》、並將其售賣至冀州、辛評昆仲的那位族親,向呼衍左大將作揖。

  “呼衍君不必多禮,此番某等欲運至河西四郡、足有千輛馬車之貨,尚需有勞呼衍君沿途護送。作為酬謝,某等可出讓半成利予呼衍君。”

  由此看來,穎川這五家手筆極大。

  但話說回來,一旦河西四郡收復,即便是千輛馬車之貨物,也不過杯水車薪而已。

  建安六年,也就是西曆201年的西域大國大月氏國,連通波斯及古羅馬,而這兩國商貿均極發達。

  遑論穎川各家運來之貨,還都堪稱爆款,幾乎都是賺取大量外匯的神器。www.sxynkj.ċöm

  塔讀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外貿的優勢在於,其不但可將本國過剩產能轉嫁於他國,而且可通過大宗貿易,來逐漸改變並控制他國消費品經濟結構。

  一言蔽之,外貿可以長期、穩定、合法的薅羊毛…或者可乾脆用割韭菜來概括此行為。

  與此相比,壟斷反而是次要的。

  八百年後的西夏,便是依靠絲綢之路,而始終在強敵環伺的環境中屹立不倒。

  西夏的爆款,除其本國生產的青鹽之外,主要是在榷場交易來的北宋絹帛、茶葉及陶瓷製品。

  作為下游批發商,西夏猶能賺取大量外匯,而做為源頭生產商的趙旻,其賺取外匯的能力便可想而知。

  在趙旻設計的鏈條之中,穎川工坊以及即將建立的武都郡、漢中工坊,負責生產;

  而穎川各家,以及趙大娘的商隊,承擔的是物流配送、貨物接洽及集散職能。

  河西四郡及玉門、陽關二關,則是貿易窗口,或者可稱之為不徵關稅、自由買賣的自貿區。

  而呼衍左大將…不,準確來說是匈奴左賢王,承擔的是安保職能。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所以,可以預期,河西四郡及二關,未來的支柱產業將是外貿。

  屯田則只是為了儘可能實現自給自足,以儘量避免糧食佔用物流資源而已。

  呼衍左大將福至心靈,其人如陡然開竅了一般笑著行禮。

  “諸公儘管放心,俺家大人尚有數萬精銳騎兵,諸公但有所請,俺家大人必可第一時間派兵護送諸公。

  甚至,為方便諸公,俺尚可建議俺家大人,今後遣一部族人長期定居於大散關外,閒時可屯田,忙時則護送諸公。”

  人家苟哥已經將飯喂到左大將嘴邊,其人若再不懂張嘴,那就不是腦子不夠使,而是白痴了。

  辛烈欣然頷首。

  “甚善!如此,今後便仍予貴主上左賢王半成利如何?”

  辛烈實則是儘量壓低酬勞。

  雖說千輛馬車之貨,獲利之半成絕對是天文數字,但別忘了,大散關到陽關有三千里之遙!

  本小。說首--發^站>點&~為@:塔讀小說App

  所以匈奴人沿途靡費,或者可稱之為護送成本,同樣是天文數字。

  左大將憨憨一笑,撓了撓頭。

  “可也!然則…辛公,俺此番並未攜帶過多糧草,兵卒卻有近六千之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