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旻顏良 作品

第三十九章 一旬巴蜀定,復向武都行上


  當夜。

  趙旻召集自己臣屬秘議一番後,其人冷冷道。

  “若趙公贊心存忠義,我自當善待其人,便是其人有意割據巴東,我亦可默許;然則,若其人…”

  于禁、龐德二人同時抱拳。

  “主公放心,某等必盡力保益州安定!”

  在漢末喪亂的大環境之下,諸侯暗懷野心、士大夫家族化、郡國本位化皆已變成常態。

  諸君如有興趣,可讀一讀衛廣來先生的大作《漢魏晉皇權嬗代》。

  此書對於漢末三國魏晉,研究深度遠甚於那個可恥的歷史虛無主義者。

  趙旻麾下,此刻臧霸、陳登實際上便與割據無異。

  歷史上,陳登便因此英年早逝,而臧霸則被迫將家眷送到曹操在鄴城的丞相幕府,充任人質。

  趙旻不同於猜忌多疑的曹操,其人可以容忍麾下臣屬如此,但前提必須是尊漢、無反心,且善待百姓。

  臧霸和陳登皆無任何問題。

  如今,趙旻也準備如此試探趙韙。

  若趙韙這個老狐狸無異議,趙旻便可以默許其人實際割據巴東。

  否則,趙旻絕對不介意給趙韙一個痛快。

  益州如今百廢待興,趙旻絕不容許有任何隱患;

  何況趙旻也清楚,步騭不一定能鬥過在益州根深蒂固的老狐狸趙韙。

  就是因為趙旻不放心趙韙,所以前者才會親自趕來成都。

  招攬東州人,反倒是趙旻的次要目的。

  當然,結果證明,趙旻不虛此行。

  張任、嚴顏歸降,只是早晚之事。

  這二人的能力,不比徐晃、樂進遜色多少。

  趙旻站起身送客。

  “明日我授課非首要目的,我之本意為,藉此機會與益州士人拉近距離,便於衛府當前治理益州、後期實施新政也。

  請諸公牢記,吾輩任重而道遠!”

  言罷,趙旻向自己臣屬深深一揖。

  眾人忙不迭深深一揖還禮。

  “請主公勿憂,某等敢不為皇漢肝腦塗地?”

  隨著趙旻這深深一揖,其人大漢忠臣的人設,愈發變得牢不可破。

  翌日卯時,衛府眾人齊聚於益州牧衙署大堂,用過養卒送來之飯食後,眾人便趕往位於成都外城的官學,準備授課之事。

  蜀郡官學,佔地約有十五畝,相比於方圓十餘里的成都城而言,不算太大。

  蜀郡郡學的建築物不多,前院佔地卻極廣,目測約有七畝大小。

  顯而易見,此處是舉辦各種儀式之地。

  
  而且,蜀郡郡文學,也就是郡級學官,已有段時間未公開授課。

  由此可見,蜀郡與東漢末年的其他郡國一樣,對宗族私學的重視程度,要遠高於官學。

  趙旻在鬚髮花白的郡文學、自己一眾臣屬協助下,將授課之地,設在蜀郡郡學的前院。

  空曠的前院,鋪上了許多竹蓆、草蓆,以方便士人們跪坐。

  居中的高臺,相當於趙旻的講席。

  將此處佈置妥當後,趙旻施施然帶著香妹子、兩名愛徒,與郡文學一起進了公廨。

  進公廨後,趙旻取出厚厚一摞《文心雕龍》手稿,便與郡文學討論了起來。

  趙旻以為,此時天色尚早,即便士人們要聽課,最早也要巳時才到。

  於是他趁此機會,一邊與郡文學討論今日要講的內容,一邊仔細詢問對方,蜀郡的教育普及現狀。

  不止趙旻如此想,便連劉璋麾下眾臣,也都是這麼認為的。

  所以,成都城內官員,此刻無一人到場。

  然而…

  情況出乎所有人預料…

  至辰時中,也就是早八點左右,前院便已被熱情洋溢的蜀郡士人們所填滿,而且,還有大批士人陸續趕來。

  提前到場的這些士人們,三五成群、竊竊私語。

  “昨日下午,某聞衛將軍欲開課,是以今日便早早趕來…”

  “某亦如此。衛將軍所作二賦,使某驚為天人也!”

  “某不然!愚以為,衛將軍之散文,頗具先秦之遺風,而得歸真之妙趣也!”

  “是極是極!此外,某尚以為,《短歌行》等詩歌,亦頗有豪壯之氣!大英雄當如是哉!”

  “諸君,諸君,《孔雀東南飛》雖敘民俗之事,然則質而不俚,亂而能整,敘事如畫,敘情如訴,不亦為千古之名篇乎?”

  此類之言,不絕於耳…

  概而論之,俗而言之,這些士人,都是衛將軍的粉絲。

  所以,當這些竊竊私語聲匯聚起來後,此處一時間竟然沸反盈天。

  負責維持秩序的于禁、龐德,以及一曲(五百餘)衛府兵卒們暗暗咋舌。

  于禁湊到龐德耳畔吼道。

  “令明且在此忙碌,某須儘快去稟告主公。”

  于禁不吼不行,此地委實太過於嘈雜。

  於是乎,正與那老學究探討先秦、前漢與當代文學異同的趙旻,驟然聽到于禁的聲音傳來。

  “主公!主公!前院人滿為患,請主公儘速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