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旻顏良 作品

第十七章 炎夏氣清爽 ,武都逢氐王中


  方至戌時,夕陽西沉。

  大散關關城之中,卻毫無冷清跡象。

  大散關南通武都(後世隴南市)、漢中;西接南安(天水武山縣)、漢陽(天水大部)、隴西(定西市)、金城(蘭州、西寧一帶)四郡;

  塔讀小~。>說—*.—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北鄰安定郡(平涼、固原);東為右扶風雍縣(寶雞鳳翔區)、郿縣,乃涼州與關中之間的咽喉要道。

  因此,大散關相當於涼州的晴雨表。

  此地若百業凋敝,那麼不言而喻,涼州一定蕭條無比。

  比如去年趙旻至大散關時,此關城便人煙稀少、百廢待興。

  若此地百業興旺,那麼顯而易見,涼州便已生機勃勃,一切蒸蒸日上…

  此刻,大散關便是如此場景。

  趙旻與孫尚香駐足關城中心的十字路口良久後,方才依依不捨地返回關城中馬騰衙署。

  晚宴時,趙旻先問明兵卒情況後,復又看向黃衡。

  “公度,你是否已收到我書信?”

  黃衡作揖答道:“回衛將軍,某早已收到,某竊以為,此計必將竟全功也。且此時,想必某主亦已有所行動。”

  言罷,黃衡忍不住讚歎:“衛將軍算無遺策,某深感佩服!”

  趙旻仍有些不放心。

  “公度,你確定此計可行?”

  黃衡語氣極其肯定。

  “衛將軍儘管放心,此乃陽謀也,由不得東州士人不為此動心。”

  劉曄忍不住問道:“不知主公有何妙計?”

  黃衡呵呵笑道:“子揚兄,此乃衛將軍針對益州中東州士人之計也,此計…”

  趙旻輕咳一聲,打斷了黃衡的話。

  “公度,待某等兵臨成都城下之時,再觀其效不遲。”

  黃衡只好拍馬屁道:“衛將軍果然謹慎,某拜服!”

  賈詡作揖道:“主公,某等已商定攻漢中之計。”

  賈詡侃侃而談,將眾謀士這一日的智慧結晶娓娓道來。

  在場之人聽罷,無不動容。

  最後,賈詡向趙旻確認:“主公,金城不急於一時?”

  趙旻頷首:“武都、武威二郡,及河湟一帶,乃氐、羌、休屠三族聚居之地也。

  某等不必心急,將此三族中,親韓遂老賊之勢力引出,並一網打盡,如此方可永除後患。”

  賈詡撫須笑道:“主公,若如此,老夫又有一計!”sxynkj.ċöm

  見賈詡這副神情,趙旻頭皮直髮麻。

  他揮揮袍袖道:“文和先生,旻既將北線交於你等,便不再過問細節,待旻定三巴三蜀、至金城與你等會合後,某等再行商議不遲。”

  賈詡心知趙旻對自己的毒計有了心理陰影,便呵呵一笑,作揖後不再開口。

  趙旻舉起銅爵道:“諸公,某等仍依前計行事。旻力爭月半之內,便與諸公會師,屆時某等再商議收涼州全境之事。請!”

  眾人以熱湯代酒,轟然應諾後一飲而盡。

  翌日早晨,方至巳時,大散關關城西門處,便傳來“隆隆”馬蹄之聲。

  俄而,一名頭束金黃束髻冠、身著三色蜀錦袍的英武弱冠青年,便在親衛護衛之下,勒馬停在關城衙署大門前。

  其人身後,跟著一名濃眉大眼、鼻直口方、相貌堂堂的昂藏青年。

  相比於那拉風至極的青年,此昂藏青年,打扮則要低調樸素許多。

  其人只是頭束一頂皮製束髻冠、著淺色葛布深衣而已。

  但二人之坐騎皆極為神駿,顯然是上等涼州良駒。

  那拉風至極的青年滾鞍下馬後,便有僕客迎上前來深深一揖。

  “參見少君!”

  -讀小說

  馬休、馬岱哥倆同時躬身抱拳。

  “衛將軍言重也,某等久仰衛將軍大名,今日得見,三生有幸!”

  雙方吹捧、寒暄一番後,馬騰蹙眉捋須道。

  “阿休,阿岱,阿超何在?”

  馬休、馬岱二人對視一眼後,苦笑著抱拳答道。

  “大人,孩兒之兄長稱,大軍若攻隴西,則勢必經南安郡,是以兄長欲點齊兵馬,在羱道等候大軍。”

  趙旻暗暗吐槽:馬超果然是個粗鄙武夫!其人絲毫不懂禮數!

  馬超在南安郡等候大軍,原也合理,因為羱道縣是大軍必經之路。

  然則…

  哪裡有兒子等著老子去見的道理?何況趙旻身為衛將軍,代表的還是大漢朝廷!

  簡言之:馬超傲慢至極!

  趙旻完全可藉此做文章,斬下馬超狗頭。

  馬騰一張老臉漲成了豬肝色,頜下花白的鬚髯氣得一抖一抖。

  “逆子!逆子也!當真粗鄙至極!老夫此番定親手誅之!”

  趙旻連忙開解道。

  “將軍勿動怒,孟起所言亦無錯,其人應是擔心大軍來回奔波勞累。既如此,待伯寧趕到,某等依計即刻分兵便是。”

  顯而易見,趙旻這是在遞臺階:

  馬休馬岱二人,帶回來的兵馬怎麼說?

  馬休忙不迭接道:“大人息怒!衛將軍所言極是,孟起兄長應是出於此考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