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旻顏良 作品

第一百九十一章 檄文昭天下,義士討袁家下


  袁紹聞言,心中冷汗狂流。

  自己曾經的小老弟趙雲什麼脾氣性格,袁紹又焉能不知?

  先前趙雲身份低微,袁紹尚可對其人不屑一顧…

  但如今趙雲不但是位略高於九卿的四方將軍、奉主上以從民望的衛將軍親叔父;

  且其人已與弘農楊氏、又將與陳留蔡氏結親,其人身份地位,儼然已與袁紹差相彷彿。

  於是其人賠著笑道:“子龍何出此言?紹別無他意,實乃而今天子屢次失德,紹欲為衛將軍打抱不平也。”

  塔讀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趙雲冷笑連連。

  “雲敢問袁公,天子何處失德?又失何德?是否非廢不可?”

  趙雲平日雖不喜多言,但其人一旦多言起來,辭鋒竟與其人的槍法一般犀利難當。

  袁紹因而顯得有些理屈詞窮。

  其實嚴格說起來,劉協雖確實失德,但最多也不過是對待趙旻太過刻薄,欺趙旻太甚而已。

  歸根結底,劉協只是個政令連百子坊都難出的傀儡皇帝。

  如此說來,其人發發牢騷、針對針對專權的趙旻…

  似乎也不能算太過分。

  雖然如今漢家天下早已名存實亡,但只要劉協還是皇帝,其人便有權申飭、甚至是謾罵自己名義上的臣屬。

  綜上,趙雲的質問毫無問題。

  塔讀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袁紹訕訕然作揖道:“子龍且息怒,前者曹孟德殘暴不仁,是何人救天子於水火?其後虎衛叛變欲弒君,又是何人救天子於存亡?

  然則,對如此功臣,天子非但無賞,反而欲屢次加害,對此,紹頗感不平也,故而紹方起廢天子、另立有德之人為君之念也。

  誠然,今天子尚無昔年太甲、昌邑王之重罪,然衛將軍亦確懷伊尹、霍光之公心義志焉。”

  趙雲文化水平不低,所以其人已聽出來,袁紹所隱含的罵自己一家的意思。

  當然了,以雲哥識大體、為公義的性格,其人當然不會與袁紹對罵。

  其人在心中組織一番語言後,再次開口。

  “袁公謬矣!妄興廢立,乃權臣所為,而非忠直之臣所應為也!外戚霍光雖有立明君前漢宣皇帝之義舉,然終無法遮掩其人廢君之逆行也!

  雲之常山趙氏,自前漢先祖南越王,至今凡十二世,趙氏雖非世出兩千石之郡望,亦為常山之世出孝廉、忠良之大族焉。

  雲叔侄二人,既受漢恩,又任漢職,安可行此大逆不道之舉乎?

  反觀袁公,不但有詩書傳家,且為五世三公之名門,袁公以為,公所言所行,是否有愧於袁氏名門?”

  雲哥語速雖緩,語氣亦淡然,但句句直指袁紹之心,可謂誅心之言。

  雲哥就差指著袁紹鼻子說一句:你袁家連續出了五代國家級領導人,怎麼到你這代,你就想大逆不道?

  你們袁家還不如我們常山小門小戶的趙家呢!

  袁紹臉色雖然大變,但也不好破口大罵…

  其人畢竟做了虧心事。

  袁紹深吸了一口氣,勉力壓下心頭怒火,以儘可能平靜的語氣道。

  “子龍,曏者紹疑天子血脈,故欲立伯安公為帝;而今紹復又斥責天子失德,故欲立劉氏宗親優秀子弟為帝,此何談大逆不道?紹可曾有絲毫僭越之舉?”

  袁紹的意思是:你趙雲指責老子心懷不軌,你有證據嗎?你若再敢侮辱老子,須當心老子告你誹謗!

  趙雲已經狠狠斥責、警告了袁紹一番,是以其人見好就收。

  雲哥從容不迫地作揖道:“雲但願袁公可迷途知返,勿要如昔日國賊董仲穎一般遺臭萬年!袁公好自為之,雲告辭!”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雲哥當真有昔年壯士遺風!

  袁紹雖被雲哥氣得臉色鐵青,但其人養氣功夫頗為了得。

  其人揮揮袍袖,冷冷咬出兩個字:“不送!”

  趙雲大步流星離去後,袁紹忍無可忍,將身前几上的文房四寶,狠狠擲於地上。

  “趙子龍!你欺人太甚!”

  張郃匆匆進入營帳,對震怒不已的袁紹深深一揖。

  “明公請息怒。此事不成,某等從長計議便是。”

  袁紹恨得咬牙切齒。

  “儁乂!某欲興兵十萬,與趙從文決戰!”

  張郃頭皮險些炸開。

  “明公,萬萬不可!趙從文新近大勝匈奴左賢王,士氣正旺,而某等新卒訓練尚不足,焉是趙從文之敵手乎?

  何況,明公,某等新糧尚需至七月方可豐收,而今又正值春耕時節,萬不可於此時興兵也。”

  河北可不是一年兩熟,而是兩年三熟,所以在二月初,正是粟春耕之時。

  袁紹胸膛劇烈起伏,片刻後其人重重一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