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旻顏良 作品

第八十七章 一夕定壽春,兼程求新人上


  申時初,待攻城器械、兵卒皆準備妥當之後,趙旻單槍匹馬,到城下喊話。

  “某乃大漢衛將軍趙從文也,劉元穎何在?”

  趙旻用的是張飛那種發音方式,因此,他這一聲高喝,直震得城頭眾人耳鼓嗡嗡作響。

  城頭之上,一名五十餘歲、頭戴進賢冠、身著玄色深衣的半老頭兒,站了出來。

  塔讀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老夫見過衛將軍。”

  趙旻也不廢話,奮力一擲,將簡冊高高拋起,準確地丟到城上劉馥身畔。

  “此乃沛國譙縣故人卞夫人之書,劉元穎你且看清楚!”

  劉馥拾起簡冊,查驗封泥。

  趁此間隙,趙旻復又高喝:“夏侯妙才何在?”

  穿戴甲冑、身高八尺(一米八四)的夏侯淵,在城頭躬身抱拳。

  “見過衛將軍,某已收到元讓兄長之書。然則,元穎兄乃孟德兄故友,某不得不護其人周全,請衛將軍見諒!”

  所以,一切的關鍵已經明瞭:劉馥。

  趙旻抱拳後,復又看向劉馥。

  “劉元穎!天子詔汝返京述職,汝何故抗詔不遵,反而聚眾造反乎?”

  塔讀@^>

  其人二話不說,撥轉馬首,徑自向軍陣行去。

  趙旻回到中軍指揮高臺上,奮力揮手。

  旋即,鼓聲隆隆,令旗揮舞,旌旗蔽空,上萬大軍準備攻城。

  雲梯車“吱吱呀呀”前推;井闌車轔轔行進;顏良、徐晃二人,率領騎兵下馬,著重甲“嚓嚓”向城牆前衝。

  空氣中,似乎瀰漫著肅殺之意,漂浮著一絲若有若無的血腥。

  就在此時…

  站在高臺上的趙旻眯起眼,只見劉馥似乎對夏侯淵低聲說了番話。

  夏侯淵高喝道:“衛將軍且慢!且慢!元穎兄問,若某等投降,衛將軍欲如何處置某等?”

  好傢伙!

  夏侯淵的嗓門…比之其人…咳咳…侄女婿張飛亦不遑多讓。

  首發&:塔>-讀小說

  在這雜亂的背景聲音中,所有人都聽得一清二楚。

  趙旻懸著的心終於放下。

  他驟然高揚起手。

  鼓聲暫歇,令旗且止,所有人都看向趙旻。

  趙旻喝道:“劉元穎若迷途知返,我必保其人無性命之憂,其人歸京向天子請罪後,若天子無異議,可於許都任一閒散之職!

  是戰是降,劉元穎一言可決!我大軍不可久候!”

  趙旻心道:劉馥你何苦如此?你若早日返京,或許還能撈個列卿!

  趙旻念頭尚未轉完,便聽夏侯淵連聲高喝:“衛將軍,某等願降!願降!請衛將軍退兵!”

  夏侯淵話音未落,便見趙旻再次用力揮手。

  同時,趙旻的大喝傳至:“願降?速開城門!棄械就縛!我必不傷一人性命!”

  塔讀小~。>說—*.—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少頃,當大軍行至城門處時,城門便轟然洞開。

  為首的劉馥、夏侯淵站在城門前,躬身垂首。

  趙旻徹底放下心來。

  其人當即下令顏良、徐晃進城接管城防、收攏城內守卒;劉曄、步騭安撫壽春城內士族豪強。

  隨後,其人便策馬馳至劉馥、夏侯淵身前,押著二人向九江太守府行去。

  此時,日略西斜,尚未至酉時。

  俄而,趙旻端坐於九江太守府大堂,看向跪伏於地的劉馥和夏侯淵。

  “劉元穎,你緣何昏聵至斯、抗詔不遵?”

  劉馥喟然一嘆,頓首行禮。

  “衛將軍,某一時糊塗也!某深恐返京後將身死,故而不敢遵詔而行。”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趙旻嘆道:“劉元穎,我既已護送曹氏、夏侯氏安然返鄉,又重用曹公一干故臣,你竟仍不知我為人如何耶?

  你何不細思之?曹氏、夏侯氏既無恙,我又豈可獨為難於你?我與荀令君招你回京,乃欲任你為河東太守以代劉子臺也!

  劉元穎,你既身為前漢高皇帝后裔,便應時時以漢室為念,為何行此大逆不道之舉?

  此番歸京,你務必誠心誠意向天子、宗正、荀令君謝罪!”

  前漢高皇帝,便是漢高祖劉邦。沛國人劉馥是劉邦的後裔,當然算宗室。

  無論如何,劉馥的血脈傳承,總比說不清道不明的劉皇叔強吧?

  趙旻這一番言辭懇切、直指人心之話一說出口,劉馥便涕淚橫流。

  趙旻不但重用曹操舊臣,而且連曹氏、夏侯氏都不清算,又怎麼可能清算劉馥這個曹氏外戚呢?

  劉馥實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劉馥泣不成聲地頓首行禮。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衛將軍,某鬼迷心竅也!多謝衛將軍寬宥之恩,某粉身碎骨亦難報之。”

  趙旻長嘆一聲,扶起劉馥,語重心長道:“元穎先生勿悲,君子有云: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劉中壘又云: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元穎先生務必以此為戒,忠心輔佐漢室,不可再懷異心焉。”

  君子,指的是《左傳》作者左丘明。

  孔聖先師和太史公,皆尊其人為“君子”。

  劉中壘,指的是前漢中壘校尉、《戰國策》作者劉向,也是沛國人,其人或許還是劉馥的祖宗。

  趙旻本著治病救人的原則,一再諄諄告誡劉馥,這讓劉馥更加愧疚不已。

  夏侯淵對此感同身受。

  因此,不用趙旻開口,夏侯淵便頓首道:“衛將軍,淵因小義而失大節,心甚愧之!淵願與元穎兄同赴許都,向天子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