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旻顏良 作品

第二十二章 與眾從容對,情如累卵危下


  趁那曲軍侯前去中軍帳稟報之時,趙旻向瞠目結舌的荀彧抱拳道:"文若先生勿怪,家叔父一向治軍嚴謹。”

  荀彧苦笑道:"萬幸子龍將軍乃從文叔父,否則,官渡之戰,從文必將付出慘痛代價!"

  趙旻對此深以為然。

  其人也苦笑起來:“幸好如此,否則後果將不堪設想。"

  袁紹逃往白馬城時,趙雲猶率近四萬兵卒,若非敵方主將是奉天子秘詔的趙旻,以趙雲之能,或許還有機會反敗為勝。

  當然,這近四萬兵卒,如今白白便宜了趙旻。

  歷史上曹操養不起降卒,如今趙旻卻沒有任何壓力。

  就算趙旻缺糧,還可以用從曹洪那裡敲詐來的足色銀,也就是絹帛,與關係良好的南邊隔壁鄰居劉表交易。

  在神州古代的戰亂時期,絹帛、糧草才是真正的硬通貨,因其價值穩定,所以被稱為“足色銀"。

  這兩者,代表人類最樸素的兩個需求:吃飽穿暖。

  親眼目睹北軍軍營佈防之後,荀彧藉機與趙旻探討起官渡之戰的細節問題。

  二人交流間,趙雲匆匆而來。

  三人行禮後,一起行入中軍帳。

  段煨、婁圭和魏種,赫然在內。

  趙旻也不廢話,當即將自己欲護送曹氏、夏侯氏返譙縣之事說明。

  段煨當場提出異議。

  “從文此舉,何異於縱虎歸山乎?”

  趙旻搖頭:“段公此言差矣,曹氏、夏侯氏而今一無部曲,二無主持大局之人,便是其眾返回譙縣,又能如何?"

  當今天下因秩序漸漸恢復,所以在歷經多年戰亂之苦後,人心開始思定。

  屬於野心家們的風口,已經成為過去式。

  荀彧作揖道:“從文所言甚是。曏者諸侯四起,皆因國賊董卓倒行逆施之故。

  而今天子成年,從文又無專權之心,且多年戰亂後,天下人飽經摧殘,今時已非往日焉。"

  婁圭長嘆一聲:“何況,曹孟德此前因衣帶詔之事,曾大肆屠戮,若曹氏、夏侯氏仍留許都,恐許都將永無寧日也!”

  魏種冷笑不止。

  "曹孟德猜忌多疑,暴虐濫殺,天下名士苦其人久矣!便是曹氏、夏侯氏躲回譙縣,便可高枕無憂乎?哼!可笑之至!”

  趙雲淡淡道:“阿旻此舉甚善!如此一來,許都之人必將心安,而宵小之徒亦將無處立足。”

  荀彧對趙雲刮目相看。

  “子龍將軍可謂一針見血也。從文此舉,既表明首惡曹孟德已除、餘者概不追究,又可借將曹氏、夏侯氏逐出許都之舉,警告欲行不軌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