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旻顏良 作品

第十三章 衰微不足恃,自強猶可期


  趙旻當然不是急於去保護劉協,而是迫不及待地想問清楚,那酷似其前世苦戀之人的女官芳名、出身。

  趙大娘看重出身,所以趙旻必須將一切問清楚後,才好向老孃請示。

  這時代就是如此。

  若趙大娘不點頭,趙旻根本納不成妾。

  可憐的楊櫻月大美女,早已被趙旻拋到了九霄雲外。

  趙旻思忖間,已奔至暗道的出口處。

  他取出被衣袖包裹、插於護腕的那柄匕首,端詳片刻後復又將其收回。

  以那女子的才學和談吐,其人一定出身士族。

  但趙旻仔細聽過那女子輕聲哼唱的家鄉俚曲,那腔調,顯然絕非汝、穎、宛、洛這些中原之地的民歌。

  趙旻原身、以及如今的趙旻,遊歷過的郡國有限,無法通過俚曲來判斷那女子的出身,只能肯定那絕非中原、關中、西涼和吳郡俚曲。

  那麼問題來了。

  皇宮中的女官,一般皆為中原豪族的良家女。她絕非中原人,那麼她到底是誰?

  妃嬪貴人?

  從她談吐、氣質來看,極似,但從她服飾來看,卻不像。

  曹操為避免落人口實,絕無可能減少皇宮用度,不可能有服飾如此寒酸的妃嬪貴人宮中婢女?絕無可能。

  如此奇女子做婢女?除非劉協眼瞎看不到。

  趙旻百思不得其解,只好暫時將疑惑壓下。

  考慮到那女子或許與劉協有過肌膚之親,苟哥趙旻決定暫時不將此事告訴劉協。

  趙旻很快便打定了主意。

  老子以後進宮的機會多的是,那小白兔逃不出老子手心,此事不急於一時。

  哼哼,妹子想和老子一起死?可以,咱們白頭偕老、壽終正寢便是。

  想通此節後,趙旻好整以暇地拉開了暗道門。

  劉協果然端坐於棚內席上,顯然正在等待趙旻。

  趙旻放下長槍,深深一揖。

  “臣趙從文,拜見陛下!”

  不是趙旻有意拿捏姿態,而是他身披兩層鎧,委實不好跪。

  劉協站起身,絲毫不顧趙旻鎧甲上的血汙,親自扶起其人。

  “此番若非卿及時救駕,吾命休矣。”

  此時並非祭禮、朝會、獻表等正式場合,所以劉協不會自稱“朕“。

  實際上,在秦始皇之後,明清之前,皇帝們自稱"朕"的場合並不算太多。

  三國魏晉南北朝的皇帝們,反而更喜歡自稱“孤"。

  趙旻站直後復又抱拳道:“此非旻之功,實為陛下乃天命所歸之明證也。”

  趙旻對劉協的策略,就是將其人當神仙一樣供著,勤彙報,多溝通,時時問安,哄得劉協開開心心,然後事情該如何處理,仍然按照自己幕府制訂的方案進行,將劉協瞎指揮的那一套束之高閣。

  這也是後世總裁對董事長、下級對上司的基操。

  這套策略,放在這個交通基本靠走,通訊基本靠吼的中古時期,再合適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