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旻顏良 作品

第一百九十二章 得子伯,獲益多下


  婁圭對此避而不答,隨即反問趙旻:“衛將軍可知,而今官渡戰場諸軍之部署詳情?”

  趙旻搖頭:“旻尚不知。是以旻欲立足白馬城,隱匿旗號,遣易袁本初軍服之偵騎、斥候,四處打探一番。”

  婁圭頷首而笑:“衛將軍果然精於用兵。而今衛將軍已無需如此。”

  趙旻笑著抱拳:“旻既得先生之助,自不必再如此大費周折。還請先生賜教!”

  婁圭笑而不答。

  腹黑男當即會意,其人霍然起身,深深一揖道:“此戰若旻僥倖獲勝,必為子伯先生向天子請功!”

  婁圭安坐於席,捋須笑道:“有道是: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良狗烹。曹孟德雖時時以大漢司空自居,然則其人代漢之心已昭然若揭。衛將軍以為然否?”

  塔讀小~。>說—*.—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趙旻心道:這老頭兒危機意識如此強,居然也在晚年死於非命?老曹你是有多嫉恨這老頭兒才能啊!

  婁圭看似前言不搭後語,實則是以曹操為例,極為隱晦地問趙旻:你是想自己來,還是認天子當老闆?

  於是趙旻搖搖頭:“先生之言,恕旻不能苟同!大漢鼎盛時期,天下可計之丁口有五千餘萬,士族豪強匿報之丁口,至少有一千五百萬。

  而今距黃巾之亂,已有一十六年,天下生民,十中僅存二三耳!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則漢室雖傾頹,國祚卻未竭。旻懷周公之志,欲為大漢天子征伐四夷之不臣,還天下生民以盛世太平!

  故而,旻對先生之言,頗不以為然!先生莫非以為,旻亦為竊漢之逆臣,亂世之梟雄乎?先生大謬矣!”

  趙旻回答得斬釘截鐵:老子要做有股權的總裁,董事長始終都是天子。你這糟老頭子不要胡思亂想!

  生殺大權掌握在天子之手,鳥盡弓藏不藏、兔死狗烹不烹,老子說了不算!

  婁圭冷笑不止:“曏者,曹孟德初迎天子之時,亦曾發衛將軍今日之言!而今,其人又如何?”

  趙旻心中一突:這糟老頭子的想法,必然與許都那群士大夫們的想法雷同。他們…原來如此!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嘿嘿,你們都給老子等著!等老子高奏凱歌回許都,第一件事就是徹底剝奪你們的兵權!

  總裁,有且只能有老子一個!

  你們想做官掌權?可以!但是對不起,政令你們無法傳達下去!

  老子手裡的兵,可不是擺設!

  趙旻抱拳道:“三公九卿、郡守縣令等一應官員皆由天子委任,由諸州刺史考核,如此,先生以為如何?”

  曹操獨掌大權的方式,是由其司空府幕僚充任尚書檯中的尚書,協助尚書令荀彧總攬朝政。

  而且,由於曹操本人是掌管全國司法的司空,所以,在遷都許都之後,曹操才能肆無忌憚地清除異己、為曹操的“自己人”騰出官位。

  婁圭的擔憂,正在於此。

  曹操如今的吃相委實有些粗鄙不堪,甚至是肆無忌憚。

  所以,既不姓曹或夏侯,又不是穎川人,而且還曾為劉表賣過力的婁圭對此深感不安。

  塔讀小~。>說—*.—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也因此,婁圭更不敢將身家性命,託付給素不相識的趙旻。

  對趙旻的政治主張、性格、作風等等,婁圭一無所知。

  所以,婁圭一方面想脫離曹操,一方面又擔心自己剛剛逃離虎口,卻再入獅吻。

  婁圭之憂,便是許都那群士大夫之憂,也是荀彧先前之憂。

  趙旻崛起速度太快,快到讓所有人都猝不及防。

  這不是關鍵。

  關鍵是,許都那群士大夫,皆對趙旻一無所知。

  這一點,正是婁圭提到的隱患,趙旻的致命隱患。

  董昭、程昱這種老六,張繡這種深諳生存之道的老六中的老六,畢竟是極少數人。

  對此,趙旻深埋腹中的對策為:政軍分離。

  塔讀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這個所謂的“政軍分離”,指的當然是趙旻為天子掌兵、養兵、作戰,而天子負責執政。

  說的通俗易懂些,便是刺史和郡守不再握軍權,軍權皆在趙旻之手…

  趙旻一如既往的苟!

  然而,這個對策表現出來的卻是他方才所說的:歸權於天子。

  司法權、執政權、收稅權、賞罰大權確實歸於天子…雖然槍桿子裡出政權。

  見婁圭捋須蹙眉不語,趙旻解釋道:“曹孟德專權僭越,旻欲歸權於天子,不做獨攬大權之三公,三公九卿皆由天子委任,如此,不知先生是否放心?”

  婁圭滿臉狐疑。

  “衛將軍當真欲匡扶漢室?”

  趙旻一臉坦然與真誠。

  “旻可指天發誓!”

  塔讀^小說更多優質免費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他心道:老子才不屑做狗皇帝!但是軍隊誰也別想跟老子搶!

  婁圭明顯鬆了口氣。

  這老頭兒其實別無他選,他只是想買個保險。

  生殺大權若在天子之手,老頭兒心中便不再忐忑不安。

  趙旻趁熱打鐵道:“子伯先生,旻非曹孟德,旻欲效仿霍驃姚及班定遠,重新打通絲綢之路,封狼居胥,勒石燕然!”

  霍驃姚是驃姚校尉霍去病,班定遠則是“投筆從戎”的定遠侯班超。

  這確實是趙旻心中大志。

  在趙旻看來,曹操、劉備都僅僅著眼於中原,思維和眼界太過於狹隘,外貿才是解決庫存積壓、產能過剩的一大法寶!

  殘唐和盛唐最大的區別,便是絲綢之路。

  兩宋武德如此孱弱,財政收入卻遠高於李唐,原因便在於,兩宋那極度發達的海上絲綢之路。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南洋諸國消化了兩宋龐大的絲綢、茶葉和瓷器產能。

  然而,絲綢之路的重要性,在班超逝世之後,東漢便再無一人有深刻認識,甚至還有“三棄涼州”這種爭論。

  婁圭或許同樣認識不到絲綢之路的重要性,但其人知道霍驃姚和班定遠都是忠臣。

  他本就如喪家之犬一般,如今聽到趙旻胸懷如此遠大志向,便也只好作揖。

  “既如此,子伯便將官渡詳情告知主公。”

  趙旻想哭。

  老子收個智力略遜於魯肅、偏科還嚴重的老頭兒,居然也如此費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