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旻顏良 作品

第一百八十一章 假成真,急攻城


  荀彧聞言啞然失笑。

  “長文既知曹孟德兵疲糧匱、後繼乏力,袁本初又焉能不知?

  正所謂虛則實之,袁本初定然料不到,曹孟德竟可孤注一擲,以騎代步發動突襲!

  前者文丑屢次焚燬任伯達(任峻)軍糧而進退自如,其軍已為驕兵,驕兵則必敗也。

  再者,劉玄德與袁本初貌合而神離,其人決不會為袁本初堅守孤城。

  三者,官渡未開戰之前,衛將軍先力敵曹孟德之援軍,破於、樂二人偷襲後又順勢奇襲原武,穩固袁本初側方之餘,已為袁本初謀不可勝之基矣。

  此後,衛將軍滅昌豨、大敗孫仲謀,助孫伯符脫困後尚可順勢除陸、顧二家之部曲。前番入關中,其人又可甘冒奇險,盡誅八賊將兩萬餘賊兵。

  由此可見,衛將軍用兵之神,猶在曹孟德之上!長文,此外尚有一點需注意:

  我且問你,自袁本初孤身赴渤海,迄今幾年?自曹孟德陳留興兵,迄今又幾年?”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app,更*多免費好書請下-~~>載*塔~讀小說*a^>pp。

  陳群脫口而言:“袁本初、曹孟德二人,俱為初平元年起兵討董,迄今凡十年…”

  初平元年,便是西曆190年。

  是年正月,在臧洪首倡、張邈張超昆仲牽線、袁紹挑頭之下,關東討董聯盟成立。

  那一年,正式拉開三國序幕。

  沒有那年漢末的討董聯盟,確實便沒有後來的三國割據。

  因為曹孫劉,皆在討董過程中嶄露頭角,儘管孫是老爹,不是兒子;儘管劉在給公孫瓚當孫子。

  陳群話未說完,便驟然反應過來。

  荀彧再次苦笑:“長文已想到此節?”

  陳群嘆道:“衛將軍實乃神人焉!”

  趙旻在二月初登場時,是一名小小的千石軍司馬。

  塔。讀<小-說app,-完全>*開源免。&費的網文小說網站

  隨著其人屢立大功,在助袁紹奪下陽武城後,便驟然升為真兩千石之中郎將。

  當然了,放在將軍遍地走的袁紹麾下,趙旻這中郎將還是不夠格。

  所以,當趙旻對袁紹獻計獻策時,袁紹根本不鳥趙旻。

  袁紹沒有當場拂袖大怒,便已足夠有風度。

  那麼問題來了,短短五個月,趙旻是怎麼從軍司馬躍升為割據一方、甚至可與袁紹一較高下之衛將軍的?

  他在五個月內,便完成了袁紹和曹操十年的人生積累!

  真相是:趙旻高居雲端,如上帝一般俯瞰天下大勢,知道何人可籠絡,又知道該如何雪中送炭…

  好吧,這些其實都不是真相。

  真相只有一個:趙旻和董昭都足夠苟。

  兩隻狐狸充分利用袁紹這個老虎之威,極盡狐假虎威之能事,又扯上漢帝劉協這面大旗,值此人心浮動、兩頭押寶的時期,可謂無往而不利!

  讀者身份證-伍陸彡74彡陸7伍

  等趙旻羽翼漸豐、卻苟如依舊時,除了正在官渡差點兒打出腦漿子的袁、曹二人,天下還有何人願與苟哥趙旻為敵?

  君不見孫策都主動結盟了嗎?

  然而,問題的關鍵在於:荀彧和陳群身在棋局中,沒有上帝視角或觀眾視角。

  所以,翁婿二人細思極恐。

  智力遠遜於老丈人的陳群,終於明白了老丈人的痛苦、糾結和無奈。

  萬幸的是,趙旻由於前世的信仰,他不但不像曹操那般不擇手段,而且對於百姓極為重視。

  正所謂兩害相權取其輕,荀彧只好借趙旻之力,除掉漢賊,並準備借趙旻蕩平天下,一如其人對待曹老闆那般。

  荀彧這個帝國補鍋匠,太難了!

  誰讓他對劉協有感情了呢!

  荀彧其實完全沒必要如此悲觀,至少他不可能再如歷史上一般,以死謝天下人。

  本書首發@:塔-讀。。小說*<a href="/cdn-cgi/l/e<br>
  曹操已冷靜下來,心如明鏡般,冷冷觀察著遠處文丑軍勢。

  卻說于禁樂進二人,在接到軍令後,便下令全軍攻城。

  樂進仍是背上、腰間佩齊七八柄環首刀,一馬當先而去。

  “兒郎們,帶齊雲梯隨我先登!”

  荀彧的矛盾、糾結和無奈,看官們都清楚了吧?

  所以,這一章咱們暫且不提荀彧,先詳細說一說臧洪。

  因為,不說臧洪,便無從瞭解袁曹之間的愛恨情仇!

  套用一句俗話:你以為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

  曹老闆的粉絲易教授當然不會著重提臧洪,因為要闡述臧洪,就不能不牽扯到曹老闆泰半創業黑歷史!

  討論群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陳壽先生不給丁衝立傳,因為丁衝牽扯到曹氏內部太多隱秘,不但不好過審,甚至其人都有性命之憂。

  所以,陳壽先生便以丁衝不足以立傳為由,改為臧洪立了傳。

  借“他人之口”而說“己所不便”之事,正是陳壽的高超能力。

  臧洪是廣陵郡吏,為太守張超所舉。在張氏兄弟作亂兗州,被曹操圍剿於雍丘之際(195),求救於袁紹。紹不允,洪遂叛,敗死。

  洪在《三國志》與《後漢書》中均有傳。敘事基本相同,可知史料來源相似。

  這一點,便是陳壽先生留下的重要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