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旻顏良 作品

第一百七十三章 結盟定,踏征程


  孫策的中軍大帳內。

  除吳景外,程普、韓當和黃蓋三老也已趕來,這三人隨於一名身高近九尺的昂藏、雄壯武將身後。

  那人正是當初孫堅的心腹重將:朱治朱君理。

  在猇亭之戰,也就是夷陵之戰大放異彩的朱然朱義封,便是朱治的外甥。

  當然,此時朱然已成為朱治嗣子。

  孫策族兄孫河孫伯海,坐在吳景身後。

  口口563743675

  此外,文臣重臣張紘、張昭、呂範、虞翻皆在列。

  孫策此時以征伐為主;在江東士族眼中,其人又是外來戶,所以他麾下可信賴的文臣不多。

  武將中的周瑜、太史慈、鄧當、蔣欽、周泰、賀齊、董襲和陳武亦在帳中。

  周瑜本為文臣,去年時其人主動轉為武將。

  鄧當是呂蒙的姐夫,此時孫策麾下的重將。

  昨夜其人隨朱治在丹徒渡口防備劉馥夜襲,所以他們二人未參加宴會。

  呂蒙正式大顯身手,是在幾年後鄧當亡故、孫權將鄧當部曲轉交給呂蒙繼承之後。

  此時的呂蒙還是鄧當麾下一員小小曲軍侯。

  孫策向麾下文臣武將說明,自己與衛將軍趙旻結盟共扶漢室之事後,眾人皆默然不語,看向張紘和張昭。

  如今趙旻與孫氏結親,吳景、孫河為避嫌,只能閉口不言。

  本小說首發站點-為:~塔-讀小。說app

  孫策確實有些難為人。

  他麾下之臣,無一有可與魯肅相提並論的戰略眼光。

  拋開地位超然的吳景不談,周瑜戰略能力並非強項,且其人資歷不足;程普資歷足但能力不如周瑜;呂範…能力還不如程普。

  暗恥雖然越來越昏暗無恥,但暗恥對呂範的五維定位,給得相對準確。

  這一點,從呂範在正史中始終“從徵”、“從討”便可見一斑。

  也正因此,孫權從不猜忌曾救過親孃、功高不震主的開國功臣呂範。

  綜上,矮子裡拔將軍,孫策麾下武將們,只能眼巴巴地看向張紘和張昭。

  這二者果然也不負眾望,起身作揖道:“主公,我二人以為,此舉甚善也!”

  江東武將們紛紛附和。

  於是孫策又將官渡戰場可能發生之變局闡述一遍…

  討論群五六37四三陸七伍

  也就是曹操即將與袁紹展開決戰、而袁紹內部暗流湧動之事。

  來軍營途中,趙旻這個腹黑皮厚男才告知孫策此事。

  孫策雖有上當受騙之感,卻也只好捏著鼻子認下來。

  果然,孫策此言一出,眾武將們頓時炸鍋。

  張紘和張昭此刻反而冷靜下來。

  “衛將軍,袁本初始終佔據絕對優勢,為何衛將軍卻反而認為袁本初將敗?”

  趙旻決定借袁紹這個反面教材,震一震江東這些淮泗、會稽士族。

  “蓋因袁本初麾下兩大派系傾軋不休之故!”

  原本人聲鼎沸的孫策中軍帳,隨著趙旻這句話說出口,瞬間針落可聞。

  趙旻將袁紹麾下汝(汝南)、穎(穎川)、宛(南陽)等中原士族,以及河北士族之間已日趨尖銳的矛盾,向孫策麾下這些淮泗、會稽及元從三派做了詳細說明。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沒有人質疑趙旻。

  因為趙旻在出奇謀自立之前,本就是袁紹麾下之軍司馬。

  袁紹內部傾軋如此嚴重,趙旻知曉其中內情合情合理。

  最後,趙旻還不忘為自己洗白。

  “我先助袁本初打贏白馬之戰,破於文則、樂文謙奇襲後,又出奇兵助袁本初佔據原武城,最後於關雲長矛下救出袁本初,已足以報袁本初知遇之恩。

  其後,我苦勸袁本初自東線奇襲許都,待奪下許都後當全力匡扶漢室,還天下以太平。奈何袁本初不願聽從我之良策!

  是以,我只好孤身赴許都秘見天子,向天子討得秘詔,欲助天子解萬民於倒懸,扶社稷於傾頹!

  如今,我仔細品讀田元皓(田豐)、沮公與(沮授)之言,結合袁本初始終欲立宗親為天子之舉,方知其人慾效董卓老賊,行廢立之事也!

  諸公,孟子曰:雞鳴而起,孳孳為善者,舜之徒也;雞鳴而起,孳孳為利者,蹠之徒也。

  欲知舜與蹠之分,無他,利與善之間也。

  密碼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孟子又曰:有伊尹之志,則可;無伊尹之志,則篡也。”

  蹠指的是先秦大盜盜蹠。趙旻實則是將自己比做為善之虞舜,而將袁紹比為謀利之盜蹠。

  這是諷刺袁紹明知道天子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卻為私利不願搭救。

  袁紹如此行徑,與自私自利的盜蹠有何分別?

  昔日太甲不明,伊尹放之於桐宮,然而當今天子並非昏暗之太甲,袁紹亦非勸太甲向善之伊尹,其人若行廢立之事,便是篡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