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旻顏良 作品

第一百五十一章 詣馬騰,安扶風上


  趙旻聞得此言,精神頓時一振。

  他來到漢末已有四個月。

  雖然其人仍可穩穩佔據戰略制高點,以上帝視角俯瞰這蒼茫大地,並步步為營,在短短四個月內迅速完成戰略佈局。

  然則…

  正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趙旻在親自遊歷關中之時,才赫然發現,與自己親眼目睹到的這世界的殘酷和哀慼相比,史書中的描述,竟顯得格外蒼白。

  號稱天下糧倉之一、關中天府的關中平原,如今雖然在鍾繇努力修繕、建設三白渠之後,勉強恢復了幾分生機,卻仍遠比趙旻想象中要荒涼貧瘠許多。

  長安城城牆雖已修繕建設完畢,但是…

  塔@讀@>*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誠如趙旻所言,天險不足恃,城牆不足守,最關鍵的因素,還是戶口!

  趙旻匡扶漢室當週公也好,奠定基業做周文王也罷,戶口增加才是最首要、也是最為關鍵的因素!

  由於《三國志》無《食貨志》、《天文志》、《地理志》和《河渠志》等志,所以,關於漢末至晉初的人口、貨殖、民生、災荒、饑饉、農業、水利等方面,都缺乏成體系的第一手可靠資料。

  所以,這些穩定大漢統治,或者說奠定爭霸基礎的要素,最容易被忽略。

  綜上所述,趙旻在聽到段煨這個關中土著軍閥有妙計時,便自然而然激動起來。

  蓋因段煨紮根關中多年,對此地知之甚詳!

  於是乎,其人抱拳正色道:“不知段公有何妙計?旻願洗耳恭聽!”

  段煨抱拳還禮後,微微一笑。

  “衛將軍可知,馬壽成欲何求乎?”

  趙旻搖頭:“旻不知!”

  扣扣伍陸彡74彡陸7伍

  段煨呵呵一笑:“衛將軍可知,韓文約欲何求乎?”

  趙旻再次搖頭:“旻亦不知!”

  段煨哈哈大笑:“然則,衛將軍從何得知老夫所求為何?”

  趙旻不假思索道:“因旻察公言,觀公行之故也!”

  趙旻確實看不懂韓遂、馬騰欲何求。

  因為這兩者太善變!

  他們是想割據一方做土皇帝?

  那麼他們為何願入朝為官?

  他們是想光宗耀祖、蔭庇子孫?

  呵呵。

  扣扣伍陸彡74彡陸7伍

  馬騰、韓遂雖然都算涼州士族,但別忘了,他們曾為逆賊!

  有這個案底在,他們何談光宗耀祖?最多也不過不使祖上蒙羞罷了!

  據《典略》記載,馬騰乃伏波將軍馬援後人,桓帝時,其父字子碩,嘗為天水蘭幹尉。

  也就是說,馬騰老爹名諱不詳,但字子碩的馬騰父親,曾做過天水郡蘭幹縣縣尉。

  馬子碩能做到一縣佐貳官之縣尉,至少是茂才甚至孝廉出身,所以馬騰是名門之後,士族出身。

  《典略》記載,遂字文約,與同郡邊章俱著名西州。章為都督從事,遂奉計詣京師,何進宿聞其名,特與相見。

  韓遂名氣大到讓大將軍何進久聞其名的程度,甚至韓遂至洛陽時,何進還要見其人一面。

  邊章是誰?

  中平元年,西曆184年,黃巾之亂未定,涼州宋揚、北宮伯玉、李文侯等反,推舉邊章、韓遂為首領(實際上是叛賊逼迫韓、邊二人從賊,利用他們二人名望發動叛亂)。

  叛軍殺陳懿起兵反叛,擁兵十多萬,先後連敗皇甫嵩、張溫、董卓、孫堅等名將。

  塔&讀^小說——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中平三年,西曆186年,韓遂發動兵變,邊章與北宮伯玉、李文侯等叛軍首領,都在這場兵變中被殺死。

  換句話說,韓遂自從被迫上了賊船後,便走上了叛逆這條不歸路。

  馬騰亦然。

  此後數年,韓、馬二人時降時叛,身份在漢臣和反賊之間反覆切換,二人毫無違和感和心理負擔。

  興平之亂時,韓馬二人的做法…便足以反映他們的性格和政治高度。

  興平元年,西曆194年,關中饑荒爆發,當時三輔之民大量流入益州,亦不乏南走武關入荊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