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旻顏良 作品

第一百零九章 謀荊州,返陳留下


  歷史上,孫權攻了一輩子合肥,然而直到他崩,都沒攻下合肥,啃下九江郡這塊硬骨頭。

  這裡不得不提起一個人:滿寵。

  滿寵勸諫魏明帝曹叡修合肥新城,起到了關鍵作用。

  而此時,任揚州刺史、將揚州刺史部治所改遷合肥的也是一位高人:劉馥。

  本小。說首--發^站>點&~為@:塔讀小說app

  此人名字雖與著名軟蛋韓馥相同,能力卻比後者強出不知凡幾。

  九江郡,從此成為了孫權大帝一輩子得不到的白月光。

  孫策當然也早就想得九江郡。

  因此,他此問一出,周瑜便不假思索道:“主公,可也!”

  周瑜已通過步騭,完全瞭解瞭如今天下大勢,於是他侃侃而談。

  “主公先前所慮者,一為廣陵郡,二為汝南郡也。今此二郡既已盡歸衛將軍管轄,主公便無憂矣!愚以為,九江郡唾手可得也。”

  隨著趙旻老六的計策逐漸成功,九江郡已經漸漸被孤立。

  因此,雖然對趙旻而言,奪九江郡仍算得不償失,但對於佔據揚州五郡的孫策而言,卻是其人湊齊揚州六郡之天賜良機。

  孫策頷首,復又問道:“既如此,奪九江郡後,公瑾,我等可否取江夏郡?”

  孫策遷治所至丹徒目的,至此昭然若揭:他要謀奪荊州,與趙旻隔江而治。

  口口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鎮守江夏郡的,如今還是孫策的殺父仇人、荊襄名門黃香後代、黃月英的族親黃祖。

  對於孫策而言,江夏郡,也就是後世武漢、黃岡、鄂州這一帶,由於可自江東沿大江逆流直抵,所以算是荊州門戶。

  只要孫策叩開荊州門戶江夏郡,便可長驅直入荊州。

  孫策認為,自己奪下荊州後,以長江為界,自己一方可與趙旻和平共處,其後便可徐圖益州和交州。

  最終,天下十三州,趙旻據幽、青、冀、兗、並、徐、豫、司隸、涼州,外加荊州南陽郡、西域、遼西遼東、漠北等地;

  而孫家坐擁揚、荊、益、交四州,外加南中、交趾等地。

  此後趙、孫二家世代聯姻,共尊天子,天下便可呈現為和平之均勢,對庶民而言,未嘗不是好事。

  好吧,孫策的想法,其實就是打著共尊漢室的名義,以長江天塹為界,行南北朝並立之實。

  周瑜預見到這一未來趨勢,並對此深表贊同。

  “主公之策甚善!愚以為可。衛將軍若至丹徒求親,主公可與其人共商此事。只是…主公,我等雖共尊天子,但天子之歸屬…”

  首發:塔&讀小說

  問題之關鍵便在於此:大漢天子只能有一個。而且,孫策名為漢臣,如何實現世代據江東這一目的?

  孫策擺擺手:“此事易耳,從文奉天子,我為吳國公、封地為四州之地即可。孫家每年向天子交足量酎金,天子准許孫家世襲罔替,此事即可解決。”

  孫策復又看向步騭:“子山先生以為如何?”

  步騭又一次尷尬起來。

  此等大事,豈是我步騭能決定?吳侯未免高看於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