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旻顏良 作品

第十一章 見袁紹,論行賞


  趙旻心中盤算:我這一番奇計施展下來,不但讓曹操先手盡失、雪藏兩大強將,而且我贏得了淳于瓊、顏良兩大主將信任。

  所以,下一步便是讓淳于瓊和顏良為我站臺,說服袁紹改變…改變既定戰略當然不可能,但我應隨機應變,謀求利益最大化!

  一念及此,他抱拳道:“叔父大人,為今之計,首先應確保我軍後方不失!僅憑白馬、原武,尚不足以確保此點。

  我軍最好再攻下陽武城,三城結為三角互為攻防,方可確保後方無憂。”

  他心中實則已有定計,且其計策並非原創,而是歷史上由許攸許子遠提出的奇襲許都之計。

  最早追隨袁紹、深受袁紹信任的許攸提出此計,袁紹尚且不採納,遑論自己這資歷淺薄的黃口小兒?

  所以…我一定要設定好話術,而且…要快!

  否則…我不一定能趕上那件事!

  只要能趕在那件事之前,贏得那人好感…

  說不定我還能揭開另一個千古之謎!

  他再次堅定了信念後,補充道:“叔父大人,淳于將軍可轉守此城,只需留下一部騎兵駐守延津即可。曹賊兵力不足,無法再分兵駐守。”

  在他們殲滅、收編于禁和樂進五千兵馬後,兵力本就捉襟見肘的曹操,如今更是雪上加霜。

  若再算上白馬城被俘、戰損之四千餘兵,曹操如今都很難湊齊三萬五千可戰之兵。

  不得不說,袁紹選擇的時機恰到好處!

  曹操的汝南至少需三千兵馬防備孫策;南陽也需至少三千兵馬防備劉表。

  河內、上黨至少需三千兵,因為幷州如今姓袁!

  鄄城雖有程昱坐鎮,但兵也不能少於一千吧?青州如今同樣姓袁。

  那麼問題來了,曹老闆手上可用之兵,可戰者還有多少?

  這種大戰能指望得上新兵蛋子?

  所以,至此,趙旻不但將於禁、樂進豁出性命所營造的優勢摧毀,而且再次幫袁紹開創出大好局面。

  趙旻將偉人當初消滅敵人有生力量的策略,發揮到了極致。

  趙雲微笑頷首:“我家阿旻羽翼漸豐矣!我這便遣斥候送信!阿旻,依你看來,袁公此戰必勝?曹賊必敗?”

  趙旻搖搖頭:“叔父大人,此事尚未可知!曹賊諳熟兵法,其手下能人眾多。袁公雖有容人之量,且知人善任,但用兵非其所長。何況,旻雖有妙計,但袁公不一定採納。”

  他正在糾結,要不要將自己心中謀劃告訴叔叔呢?

  趙雲心中一動:“阿旻,若事有不諧,咱們投奔漢室宗親玄德兄如何?幽州劉公雖故去,但玄德兄或許可助天子中興漢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