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梁梁 作品

一百一十七章 揚州平叛沒有平定的原因(第2頁)

 先帝在臨終前,曾再三交代周武帝要打擊門閥世家的囂張氣焰,不能再讓門閥世家掌握大周的命運,得讓寒門子弟進入官場。

 為了讓寒門子弟進入官場,打破門閥世家壟斷官場的局面,先帝讓李家建立了太學。

 太學面向全天下的學子,不管出身,只要有才華,就能進入太學學習。在太學表現出色,就能進入官場。

 太學成立了十來年,目前為朝廷輸入了些寒門子弟。雖然這些寒門子弟的勢力還是無法對抗名門世家,但是先帝和周武帝相信日後等寒門子弟壯大,就能抵抗門閥世家。

 關於揚州極其複雜的情況,趙曜是不瞭解的。他只是從謝實去揚州平亂卻遲遲沒有成功這點,察覺到揚州的叛亂有異樣。如果不是外祖父一家在揚州,他也不會請來錢和來喜它們去揚州瞭解情況。

 來錢和來喜它們去揚州待了一段時間,從它們的朋友聽說了不少,它們自己也親耳聽到不少事情,但是它們畢竟是動物,再聰明也比不上人類,無法瞭解它們看到或者聽到的事情背後的深意。

 趙曜聽了來錢和來喜它們說的事情後,心中掀起了驚濤駭浪,他沒想到揚州的情況這麼兇險。

 【對了,曜曜,那個什麼韓忠用鹽換揚州糧食的種子。】來喜差點把這件事情忘了。

 “用鹽換糧食的種子?”趙曜驚愕道,“揚州不是有鹽嗎,怎麼還跟蜀地換鹽?”據他所知,揚州的鹽是整個江南地區最多的。好像揚州的鹽賣到很多地方,就連京城裡也有專門賣揚州鹽的店鋪,而且生意很好。他二舅家吃的鹽,就是揚州鹽。宮裡用的鹽也是揚州進貢的上等鹽。

 京城也有自己的鹽,但是北方的鹽好像沒有揚州的鹽好吃。他沒吃過京城的鹽,但是聽同喜說京城的鹽有些苦澀。

 揚州進貢的鹽,自然是給宮中主子們食用的,太監和宮女是沒有資格吃的。同喜他們吃的鹽是京城自己產的鹽。

 來喜說道:【這我就不知道了。】

 趙曜蹙眉,自言自語道:“難道蜀地的鹽比揚州的鹽好?又或者他們想要更多的鹽做一些事情?”

 話說回來,鹽能做什麼事情?

 不對,是鹽能搞出什麼大事情來?

 他覺得揚州那些富商和名門世家搞鹽,絕對所圖不小。讓二舅寫封信給外祖父,讓外祖父他們暗中調查下這件事情。

 梁昭儀見趙曜遲遲不來膳廳用膳,只好出來叫他。

 “曜曜,該用午膳了。”

 “哦,來了。”趙曜摸了摸來錢和來喜的小腦袋,笑著說,“等我用完午膳,你們再跟我說。”

 【好。】

 趙曜走到梁昭儀的面前,語氣沉重地對她說道:“母妃,揚州的情況比我們想象的要嚴重,也比我們想象的要兇險。”

 梁昭儀聽到這話,心頭猛地一沉,旋即說道:“用完午膳再說。”

 五公主見趙曜,就陰陽怪氣地問他為什麼不在蘭淵閣用午膳。

 對於前段時日,趙曜天天在蘭淵閣用午膳一事,五公主很不高興。

 趙曜心裡有事,沒有搭理五公主的嘲諷。

 見趙曜沒有跟她鬥嘴,五公主奇怪了下,旋即關心地問道:“十弟,你怎麼了,被先生罵了,還是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