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水暖 作品

第一百三十三章 蘇瑾成了美琳的走狗



                冀鋆想起潘叔有一個做瓷器生意的老友,前陣子,由於對市場判斷失誤,也可能眼光也不怎麼好,貨品到手後發現瓷器的質地並不是很精美,圖案也是很粗糙,與以前的樣品差距甚大,結果出現大量瓷器滯銷。

    而此時,又趕上瓷器商人的娘子生了重病,亟需用錢。

    潘叔心眼好使,便都把這些比較粗糙的,不太精美的杯碗茶碟買了回來。

    “好鄰居”裡,除了雅間的瓷器比較講究配套,講究色澤,講究手感和質地。

    用於大堂招待客人的用具就不必要特別注意,尤其是圖案啦,花色方面,只要沒有什麼忌諱,不怎麼講究配套與否,或者質地怎麼樣,能用就可以。

    伸手幫下人,冀鋆很願意,甚至連潘叔老朋友家的庫底子都一起買了回來。

    那位瓷器商人感動得熱淚盈眶。

    芍藥就是把這些瓷器弄到侯府一些,與烤地瓜搭配著賣,十分暢銷。

    冀鋆想起前世在科裡有一個大姐,也是特別的喜歡這樣買捆綁銷售的東西。

    有一次她相中了一對牙刷,然後,為了這對牙刷,她同時買了十塊香皂!

    還有一次,看中了一個杯子,於是買了五袋奶粉!

    在袋裝液態奶遍地都是的時候,成年人很少有喝奶粉的。

    結果那陣子,她天天號召科裡的同事喝奶粉!

    誰都能看出來,花在奶粉和香皂上面的錢,可以買好多的牙刷和杯子。

    但是大姐卻願意這樣買東西,這也算是一種消費者的心理吧!

    芍藥這個古代人竟然也能這樣牢牢的把握住侯府這些人的心思,確實是經商的天才啊!

    冀鋆覺得芍藥的想法非常好,通過那種捆綁銷售的商業思路,冀鋆想到自己家的捲餅完全可以有新的突破。

    比如自己的名下和爹孃的名下還有一個成衣鋪子,如今的這個時代,衣服縫製完全都是手工。

    本來布料供應就不是特別的充足,再次加工成為衣服就必然會有損耗。裁剪之後會剩下許多的邊角廢料,在前世的時候,這些邊角碎步頭可能就當做抹布用用就扔掉了。

    但是在這裡完全就可以利用上。冀鋆就囑咐自己的那個鋪子的掌櫃將一些廢棄的邊角布頭蒐集起來,讓繡娘三針兩線,粗針大線地縫成一個個發的帕子。

    同時又讓掌櫃的招了一些歲數不大,貧苦家的女孩兒做繡工,也就是實習小工。鋪子給提供食宿,每月有月錢,可以貼補家用。

    出師之後,鋪子與她們籤合同,也隨著漲工錢。

    實習小工繡出來的帕子技藝當然不會很精湛,而且也賣不上好價錢,但是她們得到了練手的機會,而且繡花這個技藝,除了天賦,很大程度就在於“熟能生巧”。

    在邊角布頭上繡的多了,自然可以提高技藝。

    根據每個人繡的數量,再給些辛苦錢作為報酬。

    帕子被統一收到“好鄰居”與捲餅套餐一起作為一個銷售亮點。

    吃一份捲餅套餐,便贈送這樣一個帕子。

    於是,有好多人紛紛前來購買。

    即使是比較殷實的人家,吃頓飯額外能夠有一個看起來比較別緻而且實用的帕子,也是很喜歡。

    一時間,本來入夏以來,略顯低迷的捲餅銷量,又掀起一個小高峰。

    潘嬸看了冀鋆手腕上的印記之後,進一步確認了這個印記便是所古族的“鎔骨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