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個名字 作品

525 反應遲緩(第2頁)

    但王象乾又覺得光抽調得力將領回京還不太夠,自打三大營被廢,京中兵力一直空虛,按照以往的經驗,皇帝身邊沒有十數萬兵力相伴,好像就特別不踏實。

    “暫且不要妄動,既然建虜敢反,北虜也難說,還是先看一看吧。京師有陸軍鎮守萬無一失,不必擔憂。諸位愛卿先回府休息吧,明日還需早起,朕也要小睡一會兒。”

    其實這次御前會議沒什麼用,並商量不出來什麼結果。就像袁應泰說的那樣,僅憑一封幾百字的戰報可信度有點低,信息量也太少。

    可洪濤明知道沒用卻非要召開,意義根本不在眾人拾柴火焰高上,而是要藉助某些人的嘴把這件事傳播出去,至少要讓朝堂裡的一些人知道。

    在大部分官員眼中,女真人稱帝建國是個大壞事,但對於一小撮官員來講可能就是大喜事。為此他們不光會擊掌相慶,還會興奮過度放鬆警惕。

    另外洪濤也想看看六部九卿們突聞噩耗之後的反應,從中進一步判斷到底還有沒有隱藏極深的反對者。雖然這個目的並沒達到,卻意外有了另一個大收穫。

    麻家將,明朝後期很有名的將領群體,在明史當中被稱作東李西麻。意思是大明北邊的防線,東邊由李家鎮守固若金湯,西邊則由麻家看護萬無一失。李家就是李成梁為代表的遼東系將領,麻家則是麻貴為代表的山西系軍事集團。

    麻家的發跡與李家也有點相似,歷史都不太長,且全不是漢族。李成梁的高祖是內附的朝鮮人,而麻家則是標準的色目人。這兩個軍事集團也全是在嘉靖朝嶄露頭角,到了萬曆朝一鳴驚人的。

    麻家祖籍是甘肅岐山,善養馬,正統年間,由於草原遊牧民族的侵擾,邊關急需戰馬,於是麻家就被朝廷徵召到山西大同右衛一帶專門負責牧養戰馬。

    嘉靖三十六年,蒙古韃靼借家事糾紛與明廷挑起邊界事端,興兵攻破殺虎口,包圍了右衛城。當時的右衛遠離內地,孤懸邊境,兵少糧缺,岌岌可危。在韃靼軍隊的多次圍攻下,右衛城軍民浴血奮戰,傷亡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