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個名字 作品

472 塞王3


    由於當時正在和文官集團對壘,騰不出手整治,就沒有公開提及。後來在設立榷場時,還有意避開了受晉商把控的邊塞地區,也算是一種暗示。

    沒想到那群利益燻心的傢伙不僅沒見好就收,還越玩越大,居然敢倒賣火炮了。這要是再沒什麼表示,他們敢把長城也賣了。

    可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光靠商人不管多膽大包天也不可能做到如此地步,其背後不光有文官集團的影子,肯定也少不了武將勳貴的支援。所以該從什麼地方入手調查,就非常考驗政治智慧了。

    經過幾次交鋒,文官集團已經對皇帝充滿了警惕,再想玩扮豬吃老虎的把戲難上加難。經過朝陽門保衛戰,武將勳貴們也清楚了皇帝的實力,想示弱忽悠也基本做不到了。

    他們不光不吃騙,還會格外關注皇帝的一舉一動,只要自己派人去當地調查,不出幾日就會露餡,不光什麼也查不到還會打草驚蛇。

    經過深思熟慮,洪濤決定拿宗室開刀。肅王、慶王、代王和晉王的封地正好位於邊境地區,與晉商主要的活動範圍相交。

    雖然他們不能干預政務,不許染指兵權,不預四民之業,卻佔有大量土地和資本。到了明代後期,很多藩王都會用家奴的身份收購商鋪房產,間接進行商業活動,最常見的就是開辦錢莊發放高利貸。

    能在當地經營二百多年,不敢說黑白通吃也算得上地頭蛇。即便沒有直接參與走私活動,多少也得知道點情況。而調查宗室成員是皇族的家事,外臣無權過問,最大可能的避免了提前走漏消息,引發不必要的麻煩。

    但眼下拿不出太多人手四家藩王一起調查,只能從中找到嫌疑最大的一個集中精力突破。那誰的嫌疑最大呢?洪濤覺得慶王府就不小。

    從嘉靖朝起他們家只能拿到一半年俸,卻一個窮親戚也沒有,明顯有不為人知的灰色收入,搞不好就是邊境走私的參與者!

    “據臣所知,慶王府的情況特殊。孛拜之亂時慶王府險遭滅門,第十代慶王殿下是被老王妃藏在地窖中才躲過一難,從此之後慶王一脈人丁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