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良辰 作品

第254章 售罄(第2頁)

    所謂的經濟全球化,顯然很符合這幫老牌發達國家的利益。

    他們憑藉在許多高附加值行業的領先優勢,不斷打壓競爭對手,持續收割著世界各國的財富。

    自從聯合國貿發會議1964年創立以來,沒有任何國家能夠獲得它的承認,從發展中國家晉級為發達國家,像是有一把無形的鎖,鎖死了其他國家的上升渠道。

    至於前幾年自稱,已經變成發達國家的韓國,實際上屬於自己往自己臉上貼金,並沒有被聯合國正式承認。

    看看韓國經濟的模式。

    就會發現人們支持國貨、大幅提高外來商品關稅、重視高科技產業發展等等,一方面增加收益,另一方面減少被髮達國家收割,確實能夠打破封鎖線,衝破中等收入陷阱的限制。

    當然了。

    韓國人口少,想發展起來比較容易,跟能賺錢卻沒實力守住的曰本一樣,核心產業的大部分股權,早就落入歐美機構手中,例如三星電子,背後的大股東主要集中在紐約華爾街。

    所謂的“收入陷阱”,就像是硅谷的“掐尖式併購”,但凡有對手威脅到他們的統治地位,便會遭到打壓。

    這才是數十年來,沒再出現發達國家的原因。

    蘇瑞考慮這些事情的原因,在於心理上有點不平衡。

    上輩子拼死拼活才賺到每個月上萬人民幣,許多歐洲人卻舒舒服服把錢賺到手,坐在酒館裡看球喝酒,簡直嗶了狗。

    他此刻看向星野優子,補充道:

    “以後你不許買奢侈品,包括女包、高定的衣服之類,好不容易賺點錢,幹嘛送給別人。我也不買名錶了,瑞士靠這一行,每年躺著賺一兩百億美元,其實除了牌子和麵子,真沒什麼必要。”

    星野優子無語道:“那麼往後同事們穿禮服,我參加活動穿什麼?會被笑話吧。”

    蘇瑞吹著冷風往前走,笑道:

    “假如你把yoyo品牌,打造成估值上億美元的企業,哪怕穿著成本3美元的小背心,誰又會笑話你呢?她們只會嫉妒伱,排斥你,在背後說你壞話。”

    星野優子忍不住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