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湯哩哩啦啦 作品

康熙皇陵為何多災?(第2頁)

  原來,這些人平時可能偷過景陵的祭器,為了掩人耳目,或者怕被人察覺,便放了一把火,把大殿給燒了,從而混淆視聽。趙爾巽和鐵良這時就像兩隻洩了氣的皮球一樣,千頭萬緒,無從下手。兩位一想,乾脆來個明哲保身,難得糊塗,上了個摺子,結論是這是一場怪火,無從查考。

  第二次大火是一股奇火,發生在1945年。這場火不是發生在地面上,而是發生在地宮裡,確切地說,這場火是從康熙皇帝的棺材之中噴出來的。據盜陵犯交代,他們為了盜取康熙帝棺材之中的寶物,命令砸開那個最大的棺材。兩個年輕力壯的小夥子揮舞著斧頭劈向棺材,根本劈不開。於是,他們找來了一把大鋸,奮力鋸棺,就在將要打開的一剎那,從棺材之中居然噴出一團大火,這團火就像一個圓球一樣竄出來,直接撲向兩個人,很快就燒壞了他們的臉和身上的衣服,嚇得他們趕緊扔下大鋸。而當他們第二次再用斧劈棺的時候,居然再次噴出火來,又燒壞了盜賊的臉。難道是機關暗器嗎?

  從康熙皇帝棺材中噴出的這股奇火,最終也沒人解釋清楚,到底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景陵的第三場大火最令人遺憾,它燒掉了康熙大帝的一世英名,因為這場大火燒掉的是景陵的大碑樓。這次大火發生在1952年7月14日,因雷擊起的火。

  景陵的這個大碑樓有許多獨到之處,開創了清陵的幾個第一。

  第一次由皇帝親自書寫碑文。雍正皇帝為了表達自己的孝心,做了一件前所未有的大事,那就是親自書寫了大碑樓上的文字,有4300多字,這是他的首創。

  第一次皇帝在碑樓上籤章畫押。我們今天的名人書法都要簽章,那才值錢。可是,之前的皇帝碑文上面,再有名的書法家也不敢蓋章,而這次是雍正皇帝親自書寫,為了表達自己的孝心、誠心、虛心和小心,在碑文的末尾,他特地做了一枚篆字章,文字內容是“雍正尊親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