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湯哩哩啦啦 作品

日不落帝國的著名“女光棍”(第2頁)

  由於伊麗莎白對金錢的狂熱追求,在英國社會掀起了拜金的熱潮。在這種狂熱中,無論是羊毛買賣、土地投機、企業經營,還是直接掠奪,都讓人們覺得津津有味,而這一過程又加快了國家原始資本的積累。

  此時,最引人注目的是伊麗莎白與海盜非同尋常的關係。女王雖然有時也發佈緝捕海盜命令,那只是做做樣子,而霍金斯、雷利、德雷克等海盜巨頭都是女王的座上賓,受到女王的呵護和褒獎。當西班牙要求英國處死德雷克時,女王卻把他封為騎士。當貴族出身的女海盜克力格魯夫人洗劫了西班牙的船隻,並把海員沉入海底,西班牙政府要求處死這位女海盜時,女王卻下了一道特赦令,使她安然返回領地。

  伊麗莎白支持海盜,一方面是通過海盜掠奪充實國庫,另一方面是作為和平時期打擊西班牙的一種政策。伊麗莎白即位後,西班牙的天主教勢力對新教的英國構成了潛在的威脅,因此,襲擊西班牙的船隊,成為防止西班牙天主教的侵略,保衛英國的一種措施。更重要的是,伊麗莎白把海盜看做是未來海戰的軍事力量,因為英國沒有常備軍。可以說,伊麗莎白對海盜的支持和保護政策,為後來英國戰勝西班牙,從而取得海上霸權地位奠定了可靠的基礎。

  1588年西班牙與英國矛盾激化,西班牙的一支由134艘艦隻組成的艦隊又稱為“無敵艦隊”,向英國撲來。

  伊麗莎白迅速組織起由140艘船隻組成的艦隊,昔日的海盜成為皇家的海軍,霍金斯、德雷克、雷利搖身一變為海軍將領。這些人具有豐富的海戰經驗,加之海盜的亡命精神,都使英軍戰鬥力強於對手。

  為了鼓舞士氣,女王親臨部隊,向士兵們發表了一番激動人心的演講:

  “讓昏君去害怕吧……我到你們這裡來,決心在激烈的戰鬥中與你們共存亡。我知道,我是一個體弱多病的女人,但我有一顆國王的心,而且是一顆英國國王的心。”

  女王的演講更激發了官兵們的戰鬥熱情。最後,這次海戰英國取得了輝煌勝利,“無敵艦隊”最後只剩下43艘返回西班牙。從此,西班牙日漸衰落,而英國踏上通向海上霸主的臺階。

  這一次取得對西班牙的勝利,使伊麗莎白感到從未有過的興奮和愜意。此時,這位早已過知天命之年的女王請來了畫師為自己畫像:她穿著華麗耀眼的上裝,箍裙摺痕筆挺下垂,尖削的臉頰帶有一絲冷漠,顯出她的高傲和莊嚴。她目光中,充滿著自信和得意。在她的身上體現了一個新英國形象:自信與高傲。

  伊麗莎白美豔絕倫,卻終身未婚。自她即位後,議會一次次懇求女王擇婿,期望她能為王室留下繼承人。然而,女王對此無動於衷。後來,當議會代表團再次懇求女王時,她戴上了結婚戒指,並說:“我已經獻身於一個丈夫,這就是英國。”

  縱觀數千年帝王史,很少有統治者特別是女性統治者,像伊麗莎白一世這樣,從小經歷過如此之多的憂患,一個小小的家庭單元,承受了如此之多的禍起蕭牆、血雨腥風。

  當年,她的母親安娜王后被父親處死時,小伊麗莎白不到3歲。不久,英國國會又宣佈伊麗莎白是非法生養的私生女。亨利八世死後,其幼子愛德華繼承王位,是為愛德華六世。不久,愛德華癆病而死。愛德華的姐姐瑪麗繼承大統,她就是世人所稱的“血腥瑪麗”。伊麗莎白又被姐姐關進“地獄前廳”的倫敦塔。自幼在心靈深處種下這麼多的恐懼、無助、悲苦與淒涼,然而它既沒有摧毀她的精神,也沒有在她人格中埋下暴戾的種子,這真是一個天大的奇蹟。

  與瑪麗女王不同,伊麗莎白的母親是個地道的英格蘭女子,所以伊麗莎白視英格蘭為她的一切,並最終比其他任何統治者都更好地代表了英格蘭,實質上成為英格蘭民族自我意識覺醒的象徵。從某種程度上講,伊麗莎白對自己婚姻的處理堪稱其“英格蘭主義”的最好體現。

  伊麗莎白即位後,姐夫、西班牙國王菲利浦二世以及瑞典國王、奧地利大公、法國國王、薩伏依公爵、安茹公爵等王公貴胄紛紛求婚。但伊麗莎白知道,與這些宗教信仰水火不容、家族利益你死我活的外國求婚者中的任何一個結合,都可能使英國捲入歐洲大陸無窮無盡的衝突中。結果她終身未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