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湯哩哩啦啦 作品

既包養名媛又反腐倡廉的他(第2頁)

  看了《十離詩》之後,韋皋頓生惻隱之心,便他將薛濤召回。此時的薛濤似乎厭倦了這種半是秘書、半是情人“女校書”的名媛生活,就向韋皋提出“辭職”的申請,但韋皋沒有批准,後來韋皋暴卒,時年61歲。而這一年,薛濤才35歲。四年後,奉命按察兩川的元稹來到了劍南。剛過而立之年的元稹正值青蔥歲月,既懷有建功立業的雄心,更懷有異地豔遇的花心。

  元稹雖在京城做官,但他早就聽說了薛濤的豔名和詩名,對薛濤頗感興趣。想來象元稹這樣高官與詩人集於一身的名人見一個官妓是相當容易的。不久,薛濤就奉命前來面見比自己小10歲的元稹。沒想到此次見面,給了這位剛過不惑之年的女人第一次經歷了愛情的強烈震撼。而此時,元稹也霎時忘掉了喪妻之痛,沉浸在異地豔遇的歡暢之中。於是,二人一見鍾情,相見恨晚,纏綿繾綣,一直同居了三個月。“雙棲綠池上,朝暮共飛還”,正是元稹與薛濤共享那段甜蜜時光的真實寫照。

  當然,此時的元稹並沒有將自己的職責忘在腦後,他一邊與薛濤在詩文唱和,纏綿繾綣;一邊高舉反腐倡廉大旗,在兩川掀起了震動京師的廉政風暴。他抓住劍南東川節度使的腐敗問題一查到底,竟然一口氣掀翻了七個府縣官員。此案一時振動朝野,元稹也因此出盡風頭。

  此後不久,元稹再接再厲地又在山西查處了一樁腐敗大案,致使山西一批府縣官員紛紛落馬。元稹在東川查處了地方高級官員們貪贓枉法、迫害百姓的廉政風暴,受到了兩川的黎民百姓的歡迎和擁戴。白居易在《河南元公墓誌銘》中寫到:“(元稹)名動三川,三川人慕之,其後多以公姓字名其子。”這就是說,老百姓為了感激元稹為民做主,連給自己的子女們取名都用元稹姓或名。但是,他大張旗鼓的反腐倡廉卻得罪了大太監仇士良,第二年就把他再次趕到地方上當了個小官吏。

  元稹在奉命調回長安的路上投宿館驛,半夜,碰巧仇士良也大駕光臨。仇士良得知驛館的上房被元稹佔了,就讓他識相點把房間讓出來。說讓就讓也太沒面子了,元稹自然沒肯答應。仇士良身邊的大小太監對著元稹就是一頓猛抽猛打,打得元稹“襪而走廳後。士元追之,後以棰擊稹傷面。”事情鬧到長安,仇士良是權傾朝野的人物,當然不會有錯,那元稹就一定不對了。這個時候,元稹的反腐倡廉得罪的人紛紛落井下石。調查結論是元稹舉動有失官員體面,時任宰相的李吉甫便乘機建議唐憲宗把元稹被貶為江陵府士曹參軍。為此,白居易等人多次為元稹鳴不平,但改變不了事情的結局。品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