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湯哩哩啦啦 作品

歷史上堪稱喜劇的戰爭


  戰爭也可以變成喜劇?

  時間推進到1966年,這是人類近代史上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法國銀幕上出現了一部永載史冊的喜劇電影——《虎口脫險》。

  這部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題材的爆笑戰爭喜劇片,以其獨特的視角、詼諧幽默的表演、膾炙人口的臺詞,成為了一個時代的象徵。但是,對我來說,如果這部電影的導演來過中國,他能夠好好地研究一下中國的歷史,他一定能夠拍出一部更牛,票房更高的電影。

  對比太平天國運動,《虎口脫險》的喜劇效果根本不夠看。

  洪秀全導演的這場“太平天國電影”,才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鬧劇”。

  這部人類歷史上最大的鬧劇,就從攻陷永安城開始。

  剛開始的時候,咸豐皇帝真沒打算守住永安城,畢竟永安城守軍只有一萬多人,而叛軍足足有五萬之眾。讓一萬人去抵擋五萬人的進攻,確實難為這些官兵了。

  但是,如果清軍要敗,也給我敗個模樣出來,不要這麼一敗塗地,丟人現眼,甚至讓人笑掉大牙。

  太平軍攻陷永安城,不是靠的勇猛的將領,強大的攻城武器,他們所使用的是一箱鞭炮。

  對,就是咱們平時辦紅白喜事用的鞭炮。

  攻大永安城的時候,不知道是誰想出的這個辦法,往城內投擲大量的煙花爆竹。這種類似小孩子游戲的辦法,居然收到了奇效。

  面對這種老幼婦孺、眾人皆知的東西,清軍立刻陷入混亂。當看見“煙霧滾滾、火勢沖天”的場面後,清軍更是驚恐萬分,隨後四散而逃。憑藉這些煙霧的掩護,太平軍立刻開始攻城。見大勢已去,永安城知府吳江、守將阿爾精投河自殺。僅僅過了一天,太平軍就攻陷了永安城。

  永安城陷落的消息傳到京城後,滿朝震驚,咸豐皇帝氣得語無倫次,七竅冒煙。

  在摔桌子、砸椅子,痛罵過後,怒氣未消的咸豐下令:任命阿魯特-賽尚阿為欽差大臣,統領廣西所有的政務。廣西所有的官員、兵馬、糧餉全由賽尚阿統一指揮,等平定了叛亂以後再回朝。

  對賽尚阿來說,這是一個艱鉅的任務,但是,這不是他第一次接受這種任務了。

  1842年,在中國鴉片戰爭慘敗後,英軍進攻江浙等地,導致沿海頻頻告急。在這國家危難之際,賽尚阿臨危受命,他以欽差大臣的身份赴天津,全面加強海防事務。後來,伴隨著《南京條約》的簽署,沿海戰事終於告一段落,賽尚阿這才回到北京,先後擔任戶部尚書、步軍統領等職。

  在當時,賽尚阿職位顯赫,而且與咸豐皇帝最為親密。更重要的是,賽尚阿是咸豐皇帝的親舅舅,實打實的皇親國戚。

  把自己的親舅舅送到廣西前線去督戰,可見,當時的局勢已經到了不容樂觀的地步。否則,誰願意讓自己的親人去送死呢?

  當然了,為了給親舅舅排憂解難,咸豐皇帝給他找來了兩個好幫手。這兩個人是廣西提督向榮和廣州副都統烏蘭泰。

  至此,清軍將領全部到齊。咸豐元年(1851年)年底,這三個人就率領著十萬大軍,浩浩蕩蕩地殺向永安。

  殊不知,正是這三個人,將這場本該殘酷無比、血流成河的戰爭,轉變成為了一場幽默無比、笑料不斷的鬧劇。

  三大囧途

  雖然清軍有十萬之眾,數量是太平軍的整整兩倍,但是對比“多多益善”的韓信,這三個人就沒有那麼開心了。

  這三個人帶兵,那真是兵越多,越壞事。

  當這十萬大軍開赴到廣西后,還沒有和太平軍交戰,他們自己就先打起來了。正所謂:八旗與綠營不和,綠營又與團練不和。楚兵看不慣滇兵,滇兵看不慣粵兵;兵與勇喜歡對罵,東勇跟西勇更是“友好”,人家直接開練……

  這還怎麼打!

  更可氣的是,這些士兵天天內訌也就算了,他們還畏首畏尾、貪生怕死。更有甚者,他們不去戰鬥,反而和太平軍將士鬼混,混熟了居然還做起了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