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湯哩哩啦啦 作品

揭露蘇聯的“酒色”集團軍(第2頁)

  沒想到,弗拉索夫後來竟然成為了蘇德戰爭初期300萬蘇軍戰俘中的一員,政治身份一下子從天堂到了地獄,在納粹的戰俘營裡面,他看到了近乎天文數字的蘇軍在這裡遭到了非人的待遇。在被德意兩國軍隊俘虜的27萬英美盟軍士兵當中,最後死掉的只有不到9000人,被日軍俘虜的9萬多盟軍士兵死了3萬多。而蘇聯軍隊就沒有這樣的好待遇了,被俘的蘇軍士兵除了少部分逃脫,大部分因為飢寒交迫而死亡。這一切使這位蘇聯紅軍中將司令分外膽寒。千古艱難惟一死,人落到這個地步,很難做到不懼生死。如果在戰場上指揮千軍萬馬,一下子被子彈打死了,這很光榮,是為國捐軀的英雄。但在集中營裡,堂堂的將軍被人吆五喝六,最後被虐待而死,這會讓人很絕望。這個時候很考驗一個人的意志,弗拉索夫沒有堅持下來。但是真正促使他迅速變節的,是一份來自祖國的可悲命令。

  1941年8月16日,斯大林簽署了那份著名而又殘暴的270號命令。這份命令說:“指揮員和政工人員在戰鬥中如果隱瞞自己的身份,開小差或者向敵人投降,將被視為蓄意叛逃人員。其家庭成員將被視為背叛祖國的逃兵家屬而實施逮捕……責成每一位軍人,如果所在部隊被包圍,務必盡一切可能戰鬥到最後一刻,突出重圍。如果指揮員或者政委不積極組織擊退敵人,而是選擇向敵人投降,可以用一切辦法消滅他們……”這個命令後來發展到,所有投敵者的家人將被處決,即使是從戰俘營逃脫的俘虜,也將全部被槍決。在蘇聯最高統帥斯大林眼裡,沒有什麼戰俘,只有變節者。他們認為只要軍人被俘,就是變節的叛徒。270號命令並未對減少蘇軍戰俘數量產生任何積極的影響,在命令發出後的2個月,蘇軍戰俘又增加了130萬!

  整個蘇德戰爭中,蘇軍被俘人數達到570萬,其中叛變的超過100萬,他們調轉槍口,向自己的祖國開戰。

  有道是:“將有必死之心,士無貪生之念。”蘇軍士兵的反叛,跟蘇聯軍官們絕不以身作則,反而集體腐敗也息息相關。一份對蘇聯第59集團軍的揭發材料最能說明問題:該部隊的領導和政委貪戀女色,酗酒成風,在戰鬥過程中不是幹好本職工作,而是在前線胡作非為。譬如,集團軍工程部副部長、“蘇聯英雄”科羅溫,他在酗酒後就曾帶人闖入部隊食堂,拔出手槍,向廚師索要香腸、果醬和麵包,拿到之後,還把果醬瓶子砸到地上,並命令副官在食堂安放地雷。他還公開與司令部的女打字員公然同居,平時出雙入對,一就連去澡堂洗澡也是攜手同行。這無疑成為下屬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