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湯哩哩啦啦 作品

英軍侵緬歷程的艱辛


  在泰緬戰爭和清緬戰爭之後,緬甸貢榜王朝迎來了一段短暫的繁榮時期。這個時期的緬王孟雲是一位在緬甸歷史上頗受人愛戴的國君,儘管他的上位也是經過了一番血腥屠殺。他從自己的侄子手中奪下國王寶座,過程與明成祖朱棣有些相似,不過,孟雲更狠,他可是將侄子和幾十名有可能挑戰他王位的皇室成員統統殺死了。孟雲的名氣部分來自他是位“多產”的國王。在沒有偉哥的年代,一生擁有207位后妃的孟雲,生了62個兒子和58個女兒,沒人知道他總共有多少孫子。雖然搞不清自己家的人數,他卻在任上做了兩次全國性的人口普查,目的是加強稅收和管理。孟雲還興修水利,發展農業,令大臣修史,這都是借鑑了前代明君的作為。他熱衷於宗教和藝術,喜歡在皇宮裡與高僧們暢談經天緯地、人生幾何,他自詡為“轉世彌勒”,鼓勵並參與眾多的佛教法事,協調佛教不同派別之間的紛爭。在他的資助支持下,緬甸的戲劇、舞蹈、音樂、雕刻和文學都在這一時期有了極大的繁榮。像緬甸許多卓有成就的帝王們一樣,孟雲也有著“高大上”的情結。1783年,他將國都從因瓦遷至北面不遠的阿馬拉布拉城,這是一塊幾乎無險可守的平地,根本不適合作都城。但是,孟雲決定在這裡大興土木,廣建佛寺,一心想把他的國都建成世界佛教中心。幾年後,孟雲又在曼德勒上游十多公里處的敏貢,修建了一座號稱“史上最大”的皇家佛塔。不過,在佛塔修到三分之一的時候,一位不知來自何方的雲遊高僧圍著佛塔巨大的基座繞了三圈,吐出幾句真言:“佛塔建成之日,就是貢榜王朝終結之時。”此話傳進孟雲的耳朵裡,令他大驚失色,急忙命令建塔工程放緩進行。而這一“放緩”,使得佛塔直到他去世也沒有完工。如今,在曼德勒旅行的遊客大多都會到阿馬拉布拉和敏貢古城去看一看。阿馬拉布拉的皇宮早已不復存在,敏東王后來再次遷都的時候,將所有的皇家建築打包拆卸,又按原樣重新恢復在曼德勒的皇宮中。剩下留在原地的一些木料,則用來搭建了而今聞名於世的烏本橋。敏貢那座永遠沒能完成的“皇家佛塔”仍然殘破不全地立在伊洛瓦底江邊,1838年的一場大地震為佛塔的基座上留下幾道寬寬的裂縫,兩隻巨大的石獅子也被震掉,沉於江中。儘管如此,緬甸的導遊們仍然自豪地介紹:“這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堆磚頭。”大家可以網絡尋找圖片看一下。緬甸西進:與英屬地接壤難免生起事端國泰民安,緬甸人感覺不到來自任何方向的威脅,唯一值得貢榜王朝關注的,就是英國東印度公司在印度的擴張了。緬甸人對英國人起初的印象還不錯,將他們統統稱作“喬治”。“喬治”們不像葡萄牙人那樣亂來,做生意也不那麼狡猾,規規矩矩租地,正正經經交易。當緬甸國內出現內亂時,英國人也不像葡萄牙人和荷蘭人那樣,誰給錢就做誰的僱傭軍,相反,他們一般誰都不支持,也就誰都不得罪。但英國人對緬甸似乎沒有多大興趣,雖然東印度公司很早就在緬甸沿海和內陸開辦過商號,但沒過多久就關閉了,原因是無事可做,沒錢可賺。英國人感興趣的是香料和茶葉,印度的班加里才是更好的選擇。這時的緬甸與印度雖然是近鄰,但是卻沒有共同的邊境。兩國之間隔著幾個小國,北邊是阿薩姆王國(現印度阿薩姆邦),中間是曼尼普爾(現印度曼尼普爾邦),南邊是阿拉幹(現緬甸若開邦)。這些小國在文化上更接近緬甸,王室家族與緬甸歷代皇室都有通婚關係。當緬甸強盛時,他們也像中緬邊境的那些土司們一樣,向緬甸納貢。自己國內出現紛爭時,他們都會請求緬甸出面調停或武力干預。同是小乘佛教立國,阿拉幹王國與緬甸在文化上最接近,在蒲甘時期還曾經被“緬始皇”吞併過。貢榜王朝的孟雲十分豔羨阿拉乾的佛教藝術,尤其是那尊坐落在阿拉幹都城妙烏的、巨大的馬哈穆尼佛像,它已經成為整個東南亞教徒們朝拜的聖地。世界佛教中心怎能沒有這尊佛像呢?孟雲一直都朝思暮想,夢寐以求將其據為己有。1785年,他終於等來了機會。當阿拉幹王室為繼位問題產生紛爭之際,孟雲派出軍隊,以調停為名,一路殺進阿拉幹都城,徹底吞併了這個獨立王國,並把馬哈穆尼佛像整體搬運到了現在曼德勒的城郊阿拉幹王國被納入緬甸的版圖,使得緬甸與正在印度班加里擴張的英國東印度公司第一次實現接壤,很快,雙方的邊境地區就產生了小摩擦。英國人開始注意到緬甸的西進,如何處理好與緬甸的關係也變得越來越重要起來。起初,雙方都做出試探**往,暗中卻是在掂量對方的實力。雙方互派使節,又都暗插奸細。英國人在阿薩姆和曼尼普爾培植自己的親信,在這兩個原本向貢榜王朝納貢的小國裡,朝廷內出現了“親英派”,與原來的“親緬派”發生奪權紛爭。19世紀初期,孟雲曾幾次派兵前去“調停”,鎮壓親英分子,扶植傀儡國王。1819年,孟雲病逝,他的孫子孟既繼位,成為貢榜王朝的第七代國君。而英國人則趁機私下鼓動阿薩姆和曼尼普爾的親英派組織反抗武裝,與貢榜王朝做對。1821年,阿薩姆國王叛緬投英,年輕氣盛的孟既在強力主戰派、自己少年時代的摯友——大將軍班都拉的支持下,根本不把英國人放在眼裡。班都拉親自率兵征剿,他忠心耿耿、勇猛善戰,已經幫助貢榜王朝取得了多次擴張戰爭的勝利。這次也不例外,他很快打敗了叛軍,將阿薩姆重新納入緬甸的藩屬。阿薩姆的國王逃進西邊的英國保護領地,貢榜王朝的大軍完成了靖藩的任務,本可以班師回朝了,但班都拉恃強自大,傲慢地要求英方交出流亡國王,卻遭到拒絕。班都拉大怒,派兵深入英軍管轄的地盤,追剿敗軍。這下,英緬關係到了一個歷史性關頭,戰爭看來是在所難免了。此時的緬甸朝廷內分成了主戰和主和兩派。最後,由皇后米努、國舅莽烏、大將軍班都拉為首的主戰派明顯佔據了上風。而這時的英國印度總督是威廉阿美士德伯爵(will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