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冥耙耳朵 作品

第478章 開源節流(第3頁)

  提及先帝李淳,楚寧其實還是多有好感的。

  想起第一次從青山縣入京面聖,也得多虧了李淳的庇佑,在京都這一路才總算沒受那麼多苦。

  只是想做好皇帝,都短命啊!

  “左相一直諫言朕要開源節流,眼下裁撤冗餘官員、降俸祿這些都是節流,可總不是解決根本的法子,關口還得是開源才行。楚卿,你且說說,眼下該如何開源,充盈國庫?”

  楚寧也是十分讚許開源節流這個說辭,眼下還真得想想法子搞錢。

  國庫沒有錢,做皇帝都做得憋屈。

  關鍵從哪開源呢?

  總不能再增加老百姓的賦稅吧?

  以前在青山縣時,楚寧就知道老百姓日子過得有多苦。

  這一次前往濱州平叛,對老百姓的日子更是深有體會。

  朝廷一旦有戰事,稅賦全家在了老百姓身上。

  所以老百姓是打心底牴觸戰爭。

  一旦開打,老百姓的命便不再是命了。

  那是真叫一個朝不保夕啊!

  命如螻蟻!

  可總會有些鍵盤俠,一天天到晚叫囂著打仗。

  真是無知者無畏,事未經歷不知難啊!

  搞錢搞錢,從哪裡去搞錢呢?

  等等。

  楚寧突然想到了什麼。

  “皇上,我倒是有個法子,可以先搞出一筆錢來?”

  “快,說說看。”

  李賢一喜,往往楚寧說出來的辦法,似乎都很是不錯。

  楚寧道:“我想著,能不能成立大唐皇家商行,由朝廷派人牽頭運營。”

  李賢聽了微微咂舌:“這大唐皇家商業,豈不是商賈一流,難不成朝廷要與普通商賈們爭利不成?”

  楚寧知道皇上一時間還有些無法接受。

  可事實證明這個法子是可行的。

  所謂皇家商行,說白了就是國資企業,現在可以先試點施行。

  至於商行販賣的東西那肯定就不能與普通商賈們相比了。

  見楚寧不說話,李賢覺得似乎應該聽聽楚寧會怎麼說,搞不好還真有解決財政危機的法子。

  於是催促道:“那你先說說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