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第2頁)





    廚房裡稚嫩的聲音在迴繞,一家人面對凌雲得回答一時間都愣住了。




    見狀不明緣由的祖父看向楊氏,後者略一遲疑,半帶頓首笑道。




    “兒媳那日正與周嫂坐橋頭閒聊,恰巧遇上駕著馬車回鄉的趙二爺,好不威風。隨即聽周嫂聊起,說這時趙二爺回鄉準備把爹孃接往縣裡享享清福,具體如何,兒媳也不曾瞭解。”




    聽得來龍去脈,凌大山不由得扶了扶他那略微翹起的鬍鬚道。




    “那趙家二小子,原來也是個調皮搗蛋的毛小子,整天在村裡無所事事,東搬西倒,搞得村裡翻天覆地,雞飛狗跳的。”




    “因為不聽管教,趙老頭思前想後就把他送到縣裡龍門鏢局去做學徒,那趙家二小子去了半個月不到就偷跑了回來,而後也不知發生了什麼,趙二小子摸爬滾打地說什麼也不願再去,趙老頭看他這般摸樣也就隨了他。不過打那以後,那趙家二小子性子倒是乖張了許多。”




    一家人安靜的聽凌大山講,不一會口乾舌燥的他頓了頓,禿嚕喝了口稀飯,緊接著有些唏噓感慨。




    “之後更是不可思議的去到李老爺那進了學,識了字,後來聽說到縣裡客棧當了個跑堂,這些年也曾聽聞是闊綽了,村裡面都客氣的稱他一聲二爺,倒不曾想已是這般發跡,還想著把父母接去享福,倒也沒辜負二老的期盼。”




    李老爺其實不是舉人也不是秀才,真名叫李川。




    跟他祖父一般年紀的人,不過李家之前卻是大戶人家,只不過搬過來的時候落魄了。




    熟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早些年間憑藉著些家底到縣裡進了學。




    運氣不錯的他,第一次參加縣試就過了童生試,往後更加發奮讀書,但求得出人頭地。




    但此後的他不論在怎麼沉迷於科舉,並沒有像第一次這般走運,最終還是未再進一步。




    而立之際,積蓄所剩無幾,無法在支撐他繼續讀書,見登科已無望的他便斷了科舉的夢。




    可他一書生細胳膊細腿的,既不會做飯也不會務農。




    只好掛起牌匾,憑藉自己童生的身份,在村裡教些孩童啟蒙,倒也能勉強餬口。




    也許是因為有李川這個例子在,村裡村外的人把小孩帶過來也只是啟蒙識得些字僅此而已,並沒有繼續進學的想法。




    因為李家當初剛來的時候也是村裡的大戶,卻因為讀書,落得這般下場。




    說什麼也不會有人肯讓自家小孩踏上科舉之路,以免在吃不飽的路上越走越遠。




    凌雲也曾旁敲側擊過大娃,問她哪裡有讀書識字的地方。




    大娃曾跟他提起過村北有個喜愛讀書的老頭,每天拿著本書,滿嘴之乎者也。




    看似慈祥,但村裡去他哪裡啟蒙的人都被他打過,所以村裡的小孩都怕他,以至於小孩見到他都會躲著走。




    “爺爺,識字就能坐上豪華的馬車嗎?那孫兒也想識字,爺爺,將來孫兒也駕著馬車來接你進城裡享福,還有奶奶,父親母親和姊妹們也一同去。”




    凌雲假裝小孩的模樣,倔強的表現自己可以讓他們享福,這樣才能讓他們心甘情願讓自己去讀書。




    凌大山皺著眉頭安靜盯著自個孫兒稚嫩的臉龐,沒有說話。




    眾人也識趣的沒有開口,可見關於讀書識字這件事在這種家庭時多麼的鄭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