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月星 作品

第016章 宋國制度(第2頁)

    但是真正管治核心的卻是在郡,郡有極大的自治權,郡本質上就是一個個小小的獨立王國,除了軍事外交,其他全部都是有的。

    鎮上有常駐管理機構,有鎮長,有派駐的官吏,負責稅收和地方的行政司法,一些重要的鎮則會有駐兵。

    鎮下的村並沒有管理機構,鄉村的宗族、部族之類,在村這一級,其實鄉規村約才是真正的制度,只是就這麼的維持著地方的秩序。

    事實上,在鄉村這一末級,鄉規習俗才是決定性的,官方的所有法律都不能完全的執行的,基本上村長說了算,村長也是鄉村權力最大的人了。

    中央負責所有軍事、外交、法令制定等,地方的所有事務,均由郡主府負責,郡主有錢有人,有城衛軍,郡主本身就是國主或者各大勢力選派的。

    郡城還有監察機構,權力極大的內務司,全面監督各地情況,直接彙報國主。

    這套制度看起來粗淺,卻行之有效,加上忠於宋家的世代教化,使宋國穩定三千多年。

    可能人民都需要這樣的安穩吧,也樂於這樣的安穩,正是這份安穩,使得宋國國土不大,人口卻多,卻也算是一個繁榮富足的國家,至少沒有到流民遍地。

    加上本來嚴厲至極的法律,更加讓宋國內部,沒人敢於明著造反,雖然有九大勢力的不同,卻沒有大的動亂,因為根本得不到人民的支持。

    宋國的賦稅制度非常的簡潔,全部實行什一稅,按生產的東西十分之一納稅,而且全部折成銀兩交稅。

    農民、獵人、漁民如何確定的生產的量呢,是按家庭,由鎮上的稅務管理人--庫吏。

    三年評估一次,三年內都是同一評估數量來納稅,不管你是豐收還是欠收,每年到鎮的庫房自行交稅一次。

    以前葉星的父親是教書先生,並沒有耕作農田,所以就是評估後是不用納稅的,後來,葉星母親正常後,只是種些自食的蔬菜,也是沒有交稅的。

    直到前幾年,葉星上山打獵採藥,也只是去鎮上賣山貨的時候,才交過地攤費,他的主業是村中的教書先生,那是免繳稅的。

    至於商人也是按年銷售的十分之一納稅,商人都是國家登記在冊的,同樣由庫吏三年評估一次,每年交稅。

    每個鎮有庫吏,由郡守派出,不受當地的鎮長和地方影響,不許在自己家鄉任職。

    更重要的是他們是輪任的,三年就必須換任職的地方,奉祿由城守直接支付。

    庫吏評估各戶賦稅,也是不敢亂來的,因為全鎮公開的,並記錄在案的,當然是不太可能就完全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