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子與梨 作品

第三百九十三章 後一份禮物(第2頁)

    聽上去對學畫來說沒準差距不大。

    可對於畫家本人的市場價格來說,差距就真太大的了,不是跌一兩個等級的差距。

    無異於北大的本科,還是北大青鳥的專科,大學時去北大課堂旁聽,含金量的區別。

    老楊還真擔心,顧為經他們爺孫兩個或是眼界太小,或是鬼迷心竅,撿了芝麻丟了西瓜,把這幅字拿到外面去賣了。

    曹老一定會很傷心的。

    連老楊都會覺得是暴殄天物。

    別說不可能。

    在貨真價實,拿出去就換錢的東西面前,根本就沒有不可能。

    好的壞的,高尚的,險惡的,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事,老楊多多少少都見過。

    有些人能拿住曹老的禮物,有些人則在手裡拿不住。

    知道顧為經家裡不寬裕。

    老楊才特意有此一說,既是點醒,也是好心。

    “自然的,謝謝楊哥。我爺爺把他自己拿外面去賣了,都不會捨得把這幅字拿出去賣的。”顧為經開了個小玩笑。

    “那倒不至於。”老楊也笑笑。

    “他嘴裡一直嚷嚷的要把這幅字每年祭祖的時候,拿到祖宗排位前給先人們看。這幅字以後就和一套祖上傳下來的老畫筆一樣,是我們顧家代代相傳的傳家寶了,壓宅鎮風水的重器……”

    “至於我。”顧為經在話筒裡輕聲說到,“我明白老人家的激勵,很感激,也很願意惜福。”

    換成以前的顧為經。

    他肯定要恭恭敬敬的在此刻的電話聽筒裡,表示自己能收到這封曹老的親筆題字,有多麼多麼惶恐難安,多麼夜不能寐。

    再說自己擔心自己不配大師贈予這樣的期許,一定小心小心再小心的保存,囉囉嗦嗦的患得患失一番。

    非如此。

    都不能表現出他心中對這封厚禮的重視。

    從植物園回來後。

    顧為經長大了許多,也看開了很多事情。

    他想清楚。

    曹軒題這幅字給他,他就必須擔起來。

    老先生寫字就不是希望他去夜不能寐的。

    自己要是焦慮不安,畏首畏尾的樣子,那就太小家子氣了。

    “我爺爺說曹老稱讚我一枝獨秀,我知道老先生不是這個意思,但——我會盡力讓自己變得真的一枝獨秀的。”他說道。

    “有志氣,就憑顧同學你這句話,就真比我老楊強。”老楊在電話的那端真的比畫了一個顧為經見不到的大拇指。

    他語氣中笑意不少,話裡還真沒多少調侃的意味。

    設身處地的想想。

    就算以今日老楊的閱歷心境,換到電話對面那個年輕人的位置上,沒準都未必有勇氣說出那句“盡力讓自己變得真的一枝獨秀”的話。

    這可不是什麼閒聊時亂吹牛逼的地方。

    “大氣,這小夥子有前途。”

    老楊不由得在心中對顧為經再次高看了一眼。

    曹老目前最年輕的弟子唐寧和這位十八歲的“準弟子”顧為經,老楊心中不恰當的比喻,一個宛如舊社會的大家閨秀,一個好比小家碧玉。

    曹老的師門,就是藝術界最大的一座王候宅邸。

    他們各有各的風格。

    藝術家裡多了去那種從來不在乎其他人心情好壞,生來就以自我為中心的主。

    也有不少小心翼翼處理著社交關係,臉上永遠掛著笑容,生怕得罪了不該得罪的人,天天精打細算,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人。

    大家閨秀自然盛氣凌人。

    小家碧玉從來謹小慎微。

    與生俱來的事情,談不上優點缺點。

    至少在現在而言,老楊反而覺得和顧為經聊天聽得親切熱絡,更讓他舒心。

    只是小家碧玉嫁入豪門往往就兩種結果。

    有些人生來野心勃勃,想要憑風借力一舉飛上枝頭變鳳凰。

    也有些人窮慣了,小心慣了,每天顫顫巍巍跟鵪鶉一樣,活得還不如婢子如意。

    把野心寫在臉上不可怕。

    可怕的是連野心都不敢有。

    畢竟吃了一輩子雜糧饃饃的人,忽然改吃了白米飯,自然想著悶頭吃飯,主家賞什麼就吃什麼,日子總好過滾回去重新吃剌嗓子黑饃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