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子與梨 作品

第八十二章 書畫公盤(第2頁)

 吳老闆臉上的笑容立刻就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的冷淡,搖搖頭,嘴巴里嘟囔著什麼,就像著一邊走開了。

 “做事圓滑一些嘛!這個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大伯勸說道。

 “大伯,不要跟豪哥這些人貼太近,最好一點苗頭都不要有,白就白,黑就是黑。白顏料裡混進一滴黑墨水,你就永遠也洗不清。”

 顧為經不同意大伯的看法,他搖搖頭,不想繼續這個話題,準備朝著前方的倉庫走去,不過又被大伯拉住了。

 “我爸批給你多少錢?”

 伯伯拉住了顧為經的手。

 他對這個侄子其實稱不上惡感,對於將來老頭子想要將家業傳給侄子這件事,也不像妻子那樣有那麼大的意見。

 自己的女兒顧林有幾斤幾兩,他心中有分寸。

 明顯她既不是畫畫的料,也不是做生意的料,將來送去國外上大學鍍鍍金,再找個不錯的女婿也就可以了。

 大伯也姓顧,知道老祖宗傳下來的家業,終歸是有人要繼承的。

 自己這個侄子明顯就是對繪畫有些天賦的類型。

 將來能成名成家,伯伯也會為他高興。

 不過,他看見顧為經手中拿著的那個厚厚的信封,有點不太放心,他覺得這種大額書畫投資,還得是自己來。

 “你要買什麼畫,我幫你參謀參謀?”伯伯舔了舔嘴唇,他已經把侄子信封裡的錢當成了自己的東西。

 “沒多少錢,全是緬甸幣。”

 顧為經可是帶著任務來的,他對手中的信封看的很緊。

 他知道自己一點頭,信封裡的錢就跟他沒關係了,立刻冷淡的拒絕,然後也不再和伯伯多說話,就朝著公盤所在倉庫走去。

 書畫公盤雖然聽上去神秘,其實無非也就是公開投標的拍賣會而已。

 整間倉庫大概有個幾百平方米,有不少展臺,展臺上則全是書畫和畫筒,旁邊放著這幅畫的來歷和介紹,每個人入場的時候都有一個小的號牌。

 如果你看中了這幅畫,那麼就在這幅畫旁邊的小信箱裡投下自己的意向價格和金額,最後價高者得。

 顧為經走進倉庫,隨便大致轉了一圈。

 他對其他的油畫、水彩畫不感興趣。

 目光只集中在印象派風格的作品上。

 印象派畢竟是近代來影響力最大的繪畫流派之一,這裡面果然有不少有印象派或者具有印象派技法風格的畫作。

 其中最吸引人們目光的就是一幅名叫《雪中的山》的油畫,這是一幅大正年代的日本收藏家帶來緬甸的畫作。

 這也是本次書畫公盤的標王,光是投標的底價就要一萬兩千美元。

 明治到大正年代,有大量的日本畫家受到美術新潮流的影響,從古典主義轉向印象派,並且有不少東瀛收藏家酷愛收藏印象派的作品。

 僅1921年一年,收藏家松方幸次郎就親自拜訪莫奈,並從對方手中購買了接近20幅印象派的畫作。

 可惜,雖然日本收藏家手中握著大量印象派的超級精品,但顧為經眼前的這一件並不包括在內。

 顧為經看上去,這張畫的水平,應該和他之前瀏覽的新加坡美術展的大師組作品差不多。

 達不到大師的水平。

 他釋放了一個書畫鑑定術。

 果然,幾乎沒有太強烈的精神刺激。

 【作品名:《雪中的山》】

 【素描技法:Lv.4職業一階(4102/5000)】

 【油畫技法:lv.5職業二階】

 這張畫真正值錢的地方在於,它前年曾經作為私人特展的一部分,在緬甸國家美術館展出過,畫作旁邊的保單上寫著當時投保的標準是三萬美元。

 一幅畫的美術價值和技法功底,別說普通人了,很多收藏家都看不明白。

 但繪畫類作品越有故事能講,就能賣的越高的價錢。

 收藏家願意為一幅畫花多少錢,先看作者,再看來歷。

 至於畫本身的怎麼樣,有些時候在藝術投機的買家心中的還沒有油畫的尺寸來的重要。

 比如說中國古畫旁邊一溜的印章很多都是後來的收藏家蓋上去的,如果是歷史上鼎鼎大名的收藏家或者皇室典藏,就會升值。反過來,要是一個現代普通人把自己的印章蓋上去,會貶值不說,說不好還會因為破壞文物被抓起來。

 別說是把藝術當作金融投機的非專業者了,就連蘇富比、佳士得這些頂尖藝術拍賣行,在發給收藏家的購買小冊子上,也喜歡用比大小來確定價格。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比如說莫奈的《睡蓮》系列,就是尺寸大就是好,蓮葉多就是貴,這種樸實真理的象徵。

 隔壁兄弟拍賣行一幅《睡蓮》的成交價是兩千萬美元,我這幅《睡蓮》尺寸比你的大,就比你牛逼,要賣到兩千五百萬美元!

 這張《雪中的山》因為曾經持有的收藏家當年在日本小有名氣,而且曾經參加過美術展展覽,有過投保記錄,所以就成為了本次公盤的標王。

 緬甸國家美術館,雖然不是知名的美術館,但也不是那些用來糊弄人炒作的野雞展。

 不少人都在圍繞著那幅畫前議論紛紛,顧為經估計這幅畫最後的成交價格,就算達不到三萬美元的標準,也相差不遠。

 對於他來說,更加吸引自己注意的,其實是角落處的一張十英寸的小尺寸印象派風格作品。

 那張畫因為沒有這麼多故事可以講,只是一個法國小畫家的不知名作品,所以受到的關注就弱很多。

 畫中有印象派的影子,畫家筆法中還有幾分唯美主義的風格,應該是畫家轉型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