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可為鬼宿妃(第3頁)

    呂安有什麼才能暫時還看不見,不過司空通答應瞭解禁顯陽殿後,關於虞皇后的“才能”,他倒又有了新的認識。

    虞皇后才知道子姜出首一事,大為震驚,司空通冷哼一聲:“這事我當時交給皇后辦了,也沒過問具體的詳細,誰料到,竟然事隔多年,還有這樣一場變折。”

    “老妾冤枉啊。”虞皇后痛哭流涕。

    司空通大蹙眉頭,“老妾”是個什麼自稱,皇后應該不說本來相稱“老身”,說了個“老”字才覺得失了口,於是加了個“妾”字吧?這拘禁也才一月有餘,至於就落得口不擇言的光景?想起寺人祈招供的,南次曾被囚禁於鬼宿府數載……

    司空通嚥下一口茶,喉嚨有如被鋒刃刮過,不過,皇帝對皇后露出了笑容:“朕知道這不是你的過錯,是鄭氏的陰謀,可是皇后,當初你為何將這種要緊的事交給一介小宮女?而且你還完全沒有任何防範,甚至放任著子姜一直留在藥膳署?”

    司空通收復了一個完全出乎他意料的回答。

    以至於他離開顯陽殿後,差點在自己熟悉的建康宮迷了道,被一道笛聲才勾回了幾縷魂魄,尋著身聲過去,剛見一抹窈窕的身影,隱向了梅花深處,他還在考慮要不要跟進去,就被李嬪挽緊了胳膊,李嬪像經過了長跑,氣喘吁吁。

    說話還是那麼直接。

    “陛下,吹笛子那個才人,是鄭貴人的人,妾一直盯著,陛下不信,抓了那賤人與妾對質。”

    看著鬥志昂揚的李嬪,腦子裡立即浮現出了完全兩樣的,虞皇后那一張嘴臉。

    哭成了一癱泥,“吞噬”了他的腳踝,含冤聲卻直衝天靈蓋——陛下雖有害人之意,但妾自來篤信佛祖,未免孽報讓我們已經死去的珝兒不安,甚至辰兒也受到孽報,妾不敢再傷人命,用子姜,是看她年小,易於把控,沒必要殺人滅口。陛下,你已經害死了很多人,妾可以遭孽報,但要為子孫積德。

    司空通當時真的很想說——去你父母的!!!

    其實他一直很想赦免子姜的死罪,謝夫人不開口,瀛姝也不開口,為的就是由帝王親自開恩,這樣子姜才可能改變對一國之君的看法,司空通不想讓子姜回報,但如果子姜能不那麼恨他,他做為一個人,心中至於會少一個包袱。

    謝夫人和瀛姝都知道成全他,皇后呢?皇后巴不得他用黑鍋壘成墳塋!

    皇后有一種與眾不同的能力,總是會讓他深陷在某段痛苦的過去,有皇后在的地方,就一定存在纏裹住雙腿的泥沼,他-->>
                                         
剛抬腳想走出去,皇后就立即施法讓那片泥沼變得更寬廣,放眼望去無邊無際,司空通很廢解,他並不覺得皇后喜歡痛苦,但認定只有痛苦才會讓他留戀,如果他心情愉快了,皇后就會變得一無所有。

    司空通永遠不想停滯在生命裡那段黑暗的時光,他才會下定決心向前走,離開他熟悉的藩國,到達陌生的長江彼岸,司空皇族的權力當時還沒有覆蓋的江東吳郡,對他來說才是安全的,能夠暢快呼吸的地境。在這裡他至少不會受到死亡的威脅,他還能嘗試去做一些他從前根本不敢構想的事,但現在想來,彷彿從他籌劃離開時開始,皇后就是不情願的,不管過去的境遇有多危險,她都依依不捨。

    顯陽殿“解封”了,這件事,倒是讓鄭貴人重拾了信心。

    她成為了第一個到顯陽殿“慰問”的嬪妃,這天她還備了禮物,幾盒燕窩、參葺,自然都是品質上佳的珍品,她耐著性子聽皇后說這段時間“靜養”的感悟,裝作不知道皇后是被迫靜養,她沒有在顯陽殿耽擱太久,也沒有提及前些時候外朝和內廷發生那些驚濤駭浪,只提到了已近在眼前的,太子大婚之喜,似乎很欣慰於皇族終於迎來了第一樁婚事。

    長風殿跟顯陽殿一樣冷清,鄭貴人於是經常召三皇子來面前聆聽她的教誡,她對三皇子近期的表現越來越不滿了,原本還有些不急著決定的事,讓鄭貴人起意要提前籌劃,因此這天她就決定要生一場病,生病之前,她需要告訴三皇子她的直正病因。

    而三皇子在到長風殿的一路上,都在思考一件事。

    中女史舉薦呂安任小選使究竟是何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