剎時紅瘦 作品

第一卷 第131章 你嫁狗隨狗(第3頁)

    梁四娘還要再反悔?

    恐怕就算是她家老爹立了天大的功勞回來,也保不住這個“朝三暮四”,拿皇子當猴耍的女兒了。

    梁四娘怒極反笑了:“如果王少君查明白,真是王五娘悔我終身,哪怕我已經沒有回頭路,也必然不會讓她得意下去。”

    王青娥心花怒放,連忙應道:“我必將盡力,只是……我只是個內宅婦人,翁姑又嚴厲,不便出門,最便利的方式就是外子傳信了,未知女公子最信得過的是哪個兄長,為便利故,最好是讓外子與令兄相交。”

    “我最信得過的是我大兄,可他隨我父征戰在外,得等-->>
                                         
上一時,才能為裴郎君引見了。”

    王青娥一聽這話,歡喜得更是眉飛色舞了,梁四娘脾氣雖然不好,倒是個明白人呢,聽明白了我的言外之意,是要她引見最有份量的兄長。

    ——

    那天回宮,車輿依然只到伏方門甬,石嬪未下車,為隱瞞行蹤,她得繼續乘車到另一個“中轉點”,這是皇帝陛下親自安排的,確保不會有人發現石嬪出宮的路線。瀛姝先下車,剛進伏方門,就見南次。

    時逢傍晚。

    一襲蒼衣霜襟的少年身後,霓光在暮至前盡情燦爛著,瀛姝的目光卻落在少年腰佩的長劍上,她還不曾見過南次佩劍的模樣,她只見過南次和四史比試劍法,南次每次都告負,他一生氣,就將長劍拋給隨從,瞪著四兄,說“文不跟武鬥”。

    南次無好鬥之心。

    他絞盡腦汁琢磨如何讓各國息戰,守和自安的策略,他在經史子集中尋求答案,可那些典籍裡,其實沒有提供所有執政者罷息干戈的方法,戰與否,在君主眼中看來,唯一的衡量標準是利於弊。

    後來南次說:我終是從事實中明白,為何父皇最擔心的是鬩牆之亂,可諷刺的是,父皇的決斷最終還是造成了皇族鬩牆之禍,原因也許,最難把握的是人性和人心。

    南次的隨葬物品中,無一利器,無一具甲盾。

    他還是希望能抵達一個沒有爭鬥的世外桃源。

    “我送你回乾元殿。”如今,佩劍的少年守護在瀛姝身邊,他的五指緊握著烏革劍把,指節如玉,硃紅的劍穗遙指地面。

    遠遠響起了暮鼓聲,在天地間蒼啞地迴盪著。

    瀛姝覺得南次的步伐,特別特別緩慢,她於是乾脆站住了,略抬著,望著那雙熟悉的眼睛:“你有事問我?”

    南次終於扯了下唇角,卻沒有扯出笑意來,他低垂的眼,遇見的是清澈的目光,從小的時候,他一見瀛姝就覺得身心愉快,被她的眼睛盯著他就總是想暢所欲言,懵懂的男孩不知道這其實就是最初的心動,他想他也總喜歡被自己的阿妹這樣盯著,因此他認為每一個兄長,都會因為妹妹的仰視而心生歡喜和雀躍,哪怕是個還在牙牙學語的妹妹,一樣能激發他的憐愛。

    直到有一天,他親耳聽見清河公主——他的妹妹說——五兄寡言沉默。

    原來,他在妹妹的眼裡並不是一個誇誇其談、詼諧風趣的兄長。

    只有瀛姝知道他是詼諧的,不怕出糗的,與世無爭,卻極其注重儀表的。

    的確有話要問瀛姝,他已經堅定的決心,可此時,竟又覺得難以啟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