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星若塵夢 作品

第三百三十九章 金石丹藥,沙缽略墓(4k)(第2頁)

  原坊內的六福賭館被夷為平地後,現在這塊區域已被人修建出了一個大型廣場,難以想象當日遍地殘墟的景象。

  而在這個廣場附近,一座圍牆頗高的院落內部,向雨田走進了一間非常講究的地室,感覺到一陣灼熱的空氣迎面撲來,同時看到了不遠處似在編織著什麼東西的趙青。

  只見她左手五指不知何時戴上了五枚光滑如鏡的玄鐵指環,拇指食指的環面正緊緊擠壓在一塊,緩緩朝著外面轉動,右手則隨意地探出兩指,牽引著兩條細長的深紫色火線,延伸進入到邊上的一座三層丹臺與另一座熔鍊火爐內。

  只見三層丹臺正對著門口,以底層最高,頂層最薄,整座丹臺高約三尺,寬約五尺,上置丹爐,烈火正熊熊燃燒著爐上的三足古鼎。

  而熔鍊金鐵的火爐,則顯得小巧許多,呈現出圓簡的形狀,爐外環繞著密密麻麻的金屬線圈,時不時閃爍著刺眼的電光火花,風格與煉丹古鼎有著巨大的差異。

  頂壁於爐火上的位置開有兩洞,煙屑從那小洞鑽出去,附近的頂壁給燻黑一大片,通過特殊的設計,並不會受到外界風雨的半點干擾。

  “你煉製成功的那十二種靈丹靈材,配方還需要經過我這裡的驗證,在改良後方才用於神兵的滋養。”

  趙青瞧了進門的向雨田一眼,簡要地開口道:“經過了三十六個時辰的文火煅煉,這座丹爐已經轉為了武火,各種丹砂的元精依五行之序依次融合,所成之‘金丹’,藥效應該能趨近於完美。”

  “至於另一個用來煉出玄鐵的熔爐,在靈石煅燒產出的靈氣蘊養下,所需的時間應該能降低不少,每兩個時辰就能煉出十斤低純度的原料。”

  看出趙青於操控兩個火爐的同時居然還有能力編織玄鐵細絲,向雨田也不見怪,或者說早已習慣,隨口感嘆道:“‘五石散’這種害人的東西,居然還有如此不一般的效用,確實出乎了向某的預料。”

  “聽你所說,不久前邪靈自龍泉城奪得了‘五采石’,下一個目標,很可能是昔年波斯鎮國之寶‘清神珠’。等到這批‘金丹’煉完,我就不在大興參與煉神兵之事了,先到瑪納斯湖區去提前埋伏。”

  歷代道教醫藥家,都注意到了金石之藥的應用。無論是葛洪的《肘後備急方》還是陶弘景的《肘後百一方》、孫思邈的《千金要方》中,都有不少金石藥的記載。

  所謂“金石之藥”者,與“草木之藥”相對,也就是白石英、雲母、石鐘乳、丹砂、雄黃等礦物藥,一般被用來治療各種痼疾怪證,更有相當一部分在皇帝眼中成了養生補品,甚至於有著“長生不老”之效。

  很多方士煉製出的金石丹藥,雖然確實有一些能夠以毒攻毒,治病救人,但更多的,則是坑害了一堆相信“金丹延壽長生”的皇帝,讓他們中了礦物之毒,身體受損,國事荒廢。

  而在趙青看來,這種金石之藥,固然有點殺菌和補充微量元素的效果,但想要提升功力修為,乃至於長生飛昇,卻幾乎完全走錯了方向,或者說沒搞清一個關鍵的地方。

  原因很簡單,據她所知,主世界內修行者服食的丹藥,一般均由草木之藥製成;金石之藥,則基本上是“喂”給神兵利器,增加其鋒銳堅韌與靈性的。

  儘管同樣得符合陰陽五行、君臣佐使,硬要人服食金石藥物,若能強行抗過其霸道猛烈的丹力,也有一定的可能因丹藥中濃郁的元氣提升修為,但根本上就是兩類事物。

  五行之中,土生金,本是埋在土中的“金石之藥”,只要配比正確、蘊藏靈氣,就可以經由反覆的反應,煉出能用於神兵“修練”的靈丹,比方說金元丹、洗煉丹、純化丹、天雲丹、蘊靈丹等。m.

  至於這類特殊丹藥的產出,一般不由歐冶氏這樣的鑄劍家族掌握,因為鑄造和煉丹並非同一種行業,頂級鑄劍大師或許也能煉出高階的金丹,但成功率與煉製消耗肯定要遜色於專門的煉丹大師。

  有種說法是,歐冶子作為越國人,卻收了吳國的干將莫邪為徒,就是因為後兩者祖上有著極高深的“金丹”傳承。為了尋找到突破極限的靈感,歐冶子將自己的鑄劍本領傳授兩人,換取了他們的煉丹法門。

  因為三人的師徒關係本是一場交易,歐冶子助干將莫邪的家族從行將沒落中重新崛起,讓他們有能力鑄出雌雄兩劍與大量扁諸之劍,終究不夠純粹,常常不被外人認可,傳出了各種各樣的流言。

  總而言之,趙青雖然打算煉製大批可提升神兵品質的“金丹”,但由於相關知識的封鎖,除了這些靈丹與它們部分原材料的名稱外,她並不知道更多的內容,只好靠自己與手下勢力進行各種實驗,試驗創制出有效的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