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星若塵夢 作品

第二百九十一章 少年玄奘,淨念禪院(4k)(第2頁)

  想不到,自己此次前往淨念禪院搜尋和氏璧,居然能見到後世大名鼎鼎、現在卻只是一個小和尚的玄奘,也算是有緣了。

  趙青心中若有所思,近距離探查了玄奘的情況,發覺他年紀輕輕、就有著不錯的修為,資質奇高、有著過目不忘之能,精神力天生極強,不禁起了愛才之心。

  說起來,玄奘在佛法上的修行天賦驚人之極,若是讓他兼修道家武學,成就會不會更高呢?

  他西行取回來譯出的那些佛經,自己都曾在掃地僧處記了下來,直接傳授給他,又會造成怎麼樣的結果呢?

  心念微動之間,趙青解除了部分對外的精神屏蔽,隨手把玄奘給拉到了身邊,帶著他直躍上二十丈的高空,一同往淨念禪院的深處行去。

  “小和尚,我正要入寺拜訪這裡的了空禪主,你也一起跟去吧。”

  以常人難以想象的隱匿法門無聲無息地縱躍於空中,她立即便看清了整座淨念禪院的全景,同時也感應到了寺內傳出來的奇異波動,確認了和氏璧的所在。

  只見禪院內的主建築物依次排列在正對寺門的中軸線上,以一座廣闊達百丈,以白石砌成,圍以白石凋欄的平臺廣場作為禪院的中心,規模完整劃一。

  所有建築均以三彩琉璃瓦覆蓋,色澤如新,尤以三彩中的孔雀藍色最為耀眼,皆是出簷深遠,簷角高翹,合而營造出寺院那種深遠肅穆的氣氛,充滿宗教的感染力。

  白石廣場的正中處,供奉了一座文殊菩薩的銅像,騎在金毛獅背,高達兩丈許,龕旁還有藥師、釋迦和彌陀等三世佛,彩塑金飾,頗有氣魄。

  在白石平臺四方邊沿處,除了四個石階出入口外,平均分佈著五百羅漢,均以金銅鑄制,個個神情姿態不同,但無論睜眼突額,又或垂簾內守,都是栩栩如生,與活人無異。

  僅僅是剎那間的工夫,趙青就發覺當初設計鑄制這些羅漢的應是一位佛門宗師,有意無意間把高深的功法展現在羅漢的千姿百態中,或許與禪院的創立者天僧有關,暗含玄奧的道理,與成~都大石寺內的羅漢塑像依鳩摩羅什手繪本敬制相似。

  簡要地感悟了一番,她便從中領悟到了昔年天僧以廣研天下宗教門派為己任,唯願勘破生死之道的浩瀚意境,體會到了這位堪與地尼齊名的不世出大宗師精深難測的修為。

  而禪院內的其他建築物,以軸上的主殿堂為整體,井然有序分佈八方,以林木道路分隔,不但有著深幽致遠、平和寧靜的氣氛,亦有一股莊嚴肅穆的神聖氣象。

  此寺處處均不依常規,隱有自成一格的氣派。最使人驚異之處,無疑是建築的裝飾在極盡華美的佈置裡,卻仍能予人一種簡樸歸真的感覺,可謂處處隱含著禪機佛意。

  細觀整座禪院的佈局,趙青深刻體會到了“有諸於內,行諸於外”的道法至理,對當初逍遙子“以形通神”的玄妙石刻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覺察到了佛道之間的共通之處。

  與此同時,她的心中自然而然湧起一種玄之又玄的平靜感覺,感應到了位於白石廣場後方地底深處的和氏璧,以及璧中深藏著的宇宙某一種秘不可測的真理。

  三年之後的那座較小銅殿還沒有被修築出來,但卻有座像是臨時建起來的木閣,閣內在地面上掘了一個深坑,在坑口澆鑄了數層銅板,倒扣了一口巨型銅鐘,以作為對和氏璧異力的阻攔。

  儘管如此,就連數千裡外有陣法阻隔的戰神殿都能被趙青感應到,這區區數尺厚的銅板,自然沒有起到禪院中人預想的作用,讓她發現了和氏璧的位置。

  而在距離木閣十丈處,則坐落著一間僧人們做晚課的大殿,陣陣梵唄誦經之聲悠悠揚揚,似從遙不可知的遠處傳來,傳遍寺院。

  除了流傳千古的和氏璧之外,木閣左側一條兩旁植有竹樹、古意盎然的石板道上,兩道正在靠近、似與天地融為一體的氣息,也引起了趙青的注意。

  其中之一,帶有幾乎毫無外洩、不斷向內收斂的深遠禪意,有種默默和蓄、難以言喻的味道;另外一道,則蘊藏著縹緲出塵的仙氣、既活躍又靜寂的心靈,給人以無法形容的奇異感覺。

  第一個,應該就是淨念禪院的禪主了空。還有一個,莫非是慈航靜齋的當代齋主梵清惠,也來到了禪院中?

  這兩個人的精神修為都很是不錯,身懷天僧地尼的傳承《淨念禪書》與《慈航劍典》,也足以作為我今晚試招的對象了。

  趙青心中若有所思,帶著神色既有些慌張、又有些好奇的玄奘自空中落了下來,正好到了木閣被封死的大門前,卻沒有立刻破門去搜尋閣內的和氏璧。九九小說

  她只是靜靜地站在那裡,朝著左側石道的方向望去,見到了梵清惠與了空這當今兩大佛門領袖的真容,將入寺以來、就用雙重氣場維持的光影幻術轉移到了玄奘身上,顯露出了自己的身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