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五百 作品

第238章 萬壽山,五臟觀(第2頁)

 隨著時間推移,別府修建落成,周圍的雲霧幾乎是靈氣霧化,連帶附近的山崖,都有晶化的光澤。

 周清和聖姑則是研究六根清淨竹和普渡妖王所得的金剛揭諦傳承。

 “佛門功法確實有獨特之處,彌陀世尊更是不世出的天驕。只是此法對我們而言,沒有意義。”聖姑做出判斷。

 周清點頭。

 要修煉這佛門正統佛法,首先得皈依彌陀世尊,遁入空門。雖說彌陀世尊早已消失,誰知道這樣做,會不會留下多

大的後患。

 反正皈依,等同於將自己性命交出一部分給彌陀世尊,此法實是不可取。

 因此這空門佛法,實是有些神道的味道。

 不過神道掠奪更嚴重,以信徒為牲畜,供養香火。

 佛法還講究個因果回報,積攢功德,修來世!

 而大部分神道只講無私奉獻。

 不過這“無私奉獻”的理念,向來是統治者最好的工具,一開始用的時候,往往能收到奇效。

 周清倒是沒有在青陽道宗和凡域推行這些,實在是沒必要。因為他活得太久,任何統治理念,時間一長都會出現問題。

 凡域如此,修仙界也如此,沒什麼區別。

 有偉力者,自能在出現問題時,直接解決問題,而不是試圖讓問題不出現。

 須知讓問題不出現,遠比解決問題困難無數倍。

 如果人族上古以來那些大神通者不隕落,也能一直強盛下去。

 種族的強盛,始終看他們這些走在最前面的人。我道成,則族興。在漫漫歲月途中,只有他們這些種族的最強者保持正確,即使種族一時走錯路,也能被他們糾正回去。

 強大,自然有犯錯的底氣!

 所以彌陀世尊的佛法,也不是沒可取之處。因為皈依彌陀世尊,也意味著彌陀世尊以大胸襟,收容其一切苦難劫數,好壞都是祂!

 實是世間善惡,皆歸於我,渡盡眾生,方才罷休。

 但如果彌陀世尊墜入魔道,跟隨他的廣羅大眾,也會一起墜入無間。

 故而佛魔一體,誠非虛言。

 聖姑自然也看得出這一點。不過她可沒有如此擔當,更無這般天分。

 周清:“這六根清淨竹到底能吸收妄念,雖然需要藉助佛法,可是未嘗不能研究一番。”

 聖姑:“嗯,這些事你擅長,我就不摻合了。接下來我要專心傳授明月凝陰訣。”

 ……

 ……

 “師父,別府已經大致開闢出來,還請師父為萬毒窟和別府重新命名。”明月說道。

 周清笑道:“你取吧。”

 元明月隨即沉吟,“以前這裡叫萬毒窟不吉利,師父既然追求長生大道。不如將萬毒窟改名‘萬壽山’,取萬壽無疆之意。”

 周清聞言一笑:“好,萬壽山不錯。”

 這也算是個好兆頭。

 南荒既然無仙,他就來做第一個,成為此界的地仙之祖。

 於是周清將桑園搬過來,外圍建了個道觀,聚集五行元力,取名“五臟觀”。

 萬毒窟被風起雲落般剿滅,令這片荒域周圍的勢力大為緊張,原本荒域裡就進入了不少正魔鬥爭失敗之後,被髮配過來的人族修士,眼下又出現萬壽山這麼一股勢力。

 實是令其他勢力驚慌失措。

 可是時間一長,它們發現萬壽山只是收攏靈機,並不擴張,因此很快安心下來。

 此外,諸多人族修士在正魔之戰中被髮配過來後,發覺這些沒人族開發的荒域固然危險重重,卻也機緣眾多。

 而且許多妖族空守寶山不自知。

 因此有許多人族修士甚至投身結丹大妖門下,雙方合作,開發荒域。反正大妖不吝惜小妖的死傷,儘管往死命壓榨潛力。

 更有一些大妖,會天生的點化之術,將一些普通的妖獸直接點化成人形,配合人族修士的指點,煉成妖兵,操持陣法。

 不過這些被點化的妖獸都大有缺陷,甚至人形都不完全。

 可是在佔山為王的大妖眼裡,小妖們都是耗材,死了一茬又去抓一茬便是,荒域之中,最不缺普通妖獸,這些玩意只要靈機充沛,加上本身有點開智,就能輕易進階妖獸,往往死了一批,新的一批如雨後春筍般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