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 作品

第553章 漢之所以興

姜維父子從洛陽拜謁曹丕之後,率使團行至關中,在山民的指點下,從商於之地南下,走小路間道,翻越山嶺,輾轉千里,順丹水南下,方至漢南郡。

因太守廖化下縣理政,則由郡主簿出面恭迎飢腸轆轆的使團。

廖化得知隴右使團到,當即趕回縣邑,設宴款待姜冏父子問候。雙方交談甚歡,興盡而歸。

其間,姜維偷溜出驛站,探訪漢南郡民間狀況,與他所料不差,因地處邊境之故,郡中百姓稀少。但由於臨近正歲,家家戶戶炊煙不絕。

未待姜維詳細瞭解,因其陌生面孔,當即被鄉人當作魏軍的斥候。待鄉人通報附近據點內的漢軍後,軍民齊出百餘人,前去抓捕姜維。

因出巡之故,姜維身未著甲,未佩馬槊長弓,身上僅一把漢刀。在面對軍民的圍捕下,姜維怕引起連鎖反應,不敢反抗,當場被軍民齊力抓捕。

被抓捕的姜維不論怎麼解釋自己身份,軍民都是當做細作的花招。甚至因太過聒噪之故,被漢軍士卒惡狠狠地抽打,警告他不要胡言亂語。但因姜維竭力證明自己身份,軍士最終上報郡守廖化。

廖化得知此事,帶上姜冏,一起前來辨認姜維。一番解釋下來,眾人盡釋誤會,這也讓廖化哭笑不得。

為了擔心自己壞了兩國邦交,廖化代手下向姜維道歉。姜維自知理虧,加上其心胸大度,則是與廖化言好。

雙方盡釋誤會之後,姜維方得知南漢御邊的軍事方針,即是為軍民一體化。邊境的百姓不僅是民,同是大漢監視邊境的斥候;士卒不僅是兵,同樣是負責耕作的百姓。

邊郡百姓不負責越境探查,尋常時候,他們耕作養家,兼負己方區域的動向,以及是否有陌生面孔潛入鄉中。如檢舉成功,郡縣會下撥大量錢糧賞賜,且有相應的配套政策,留住百姓,避免他們南遷腹地郡縣。

士兵雖駐守邊境,需要戒備與參加戰爭。但每名士卒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需要去屯田耕作,田畝所產出的作物,依照軍令除了上交軍隊外,部分可以自留,當做務農費。

以上這套邊郡的防禦體系,據姜維所瞭解,由名將霍峻所創。其率先在廬江皖城執行,而後被漢帝劉備所沿用,經多次修改,最終推廣到全國。

憑藉嚴密的御邊方針,曹操屢次南征,皆被漢軍提前所獲。漢軍發兵阻其於江北,令曹操終世不得南下。

當姜維瞭解完南漢的邊郡體系,不僅是讚不絕口,且還偷偷摘錄下來,準備吸收以為己用。

軍隊體系所覆蓋的內容非常廣泛,外至斥候、情報體系,內至後勤、補給體系。而兩國相爭作戰,依靠的就是由各個部門而成的軍隊體系。

次日,廖化在江水送別姜冏父子,派水師沿途護送使團至襄樊。

從漢南郡離開,姜維行至襄樊界,則是發現了與漢南郡既似非似的情形。漢水北岸的樊城與漢南郡相似,可以說是軍事化的社會;漢水北岸的襄陽城,更似為正常社會。

使團至襄樊時,正值臘月時節。百姓或祭祀祖先,或購買年貨,或往河中撲魚,各為生活而計。其間百姓雖說不富,但卻無菜色。且有夫妻嫁娶,孩童奔走嬉鬧之聲。

亂世邊地之下,能有如此景象,讓姜維頗感意外。

姜維登峴山而望襄陽,今雖深冬季節,白雪籠罩襄陽內外。但姜維通過被白雪所掩蓋的田野,可以想象出春秋之時,城外河渠縱橫,稻禾盈野,百姓勞作之景。

自襄樊之戰後,呂蒙治襄樊以來,聚攏百姓於漢南,憑藉襄陽出色自然條件,以及劉表時期所留的水利設施,襄陽逐漸復興起來。雖說遠不及巔峰時期的民二十餘萬,但卻聚有數萬百姓。

襄陽生機勃勃之景,讓姜維不禁想起關中的京兆。

京兆地區在尹守顏斐的治理下,道路通達,田疇大耕,吏不煩民,民不求吏。人民一時富庶,風化大興。

他早期之所以傾向曹魏,除了曹魏居中原外,更多是受尹守顏斐的影響。他認為這麼好的官吏,其君上必然聖明。

經此番東謁曹丕之旅,讓姜維對曹丕多有失望。曹魏中不少官吏才幹出眾,但曹丕卻說不上英明神武。尤其自他登基以來,似乎一直在折騰魏國。

今才初至吳楚的邊境,姜維便復見生機盎然之景,對比此番使魏的前後,對大漢有了更多的期待。

為了得到武漢的批准後,隴右使團在襄陽呆了兩日,方才被批准南下武漢。

在漢軍水師的護送下,姜冏父子乘舟泛漢水而下,迢迢漢水,途有千里。再經歷四五日的航行,終至南漢的京師武漢。

其間途徑夏口水寨,姜維生長隴右,從未見過滔滔東逝的江水。望著數以百計遍佈長江的舟舸,頓時感慨不已,大呼驚奇。

在漢吏的引導下,使團入武漢驛站暫居,簡單教授了下禮節,並言明日入宮覲見陛下。

對南漢極高的辦事效率,姜冏父子頓感驚訝。要知道他們在洛陽呆了五六日,才得到曹丕的召見。

是日,閒不下來的姜維推著姜冏出驛站,幾人乘馬遊逛武漢市野,暗訪民生吏治。

武漢前身是為鄂縣,在劉備遷治鄂縣之前,全縣百姓僅不到兩萬人。

隨著劉備遷治鄂縣,更名武漢開始,經潘浚、法正、桓階、司馬芝四任武漢尹的治理,加上陸續遷來的高官大族,以及民卒家眷,驟然大興。人口有二、三十萬,已不下東都洛陽。

且因位處楚尾吳首,各地商賈雲集。北有高土羌貨,南有交嶺珍珠,東有吳越珍品,西有巴蜀絲綢。天下之物,幾乎是應有盡有。

如曹丕喜食糖,怕劉備不賣,暗遣使者南至武漢,替他購買糖品。劉備得知此事後,在諸葛亮的建議下,市面上多出走私糖品的商賈,專門在弋陽山區售賣糖品,點名要用戰馬來換。

為了滿足曹丕吃糖,魏人不惜用戰馬去換。一來二去,大漢通過這個渠道,賺了四、五百匹戰馬。隨著這件事逐漸在漢庭傳來,不少知情人為之而笑。

當然不僅是曹丕愛喜糖,在調味品稀少的年代,不少南漢高官上卿同是熱衷糖品,其中還有霍峻。但因產量稀少之故,糖品價格居高不下,且越炒越高。

其間,糜竺通過商業手段,抓住機會,通過抄糖品,一進一出,小賺了一筆;霍峻與蔣濟、王粲合夥,派人到交州購買山地,聘請蠻夷種植甘蔗賺錢。

時任交州刺史的呂岱,看到糖品豐厚的前景,為了賺這筆錢。有樣學樣,教授交嶺蠻夷種甘蔗,官府壟斷經營,然後製作為糖品,售賣到武漢,賺了不少錢。

去年,呂岱向尚書檯述職時,彙報了甘蔗糖品收入。

諸葛亮得知後,決定讓中樞與交州合力,在番禺(廣州)設官營糖坊,從中賺取生產糖品的錢,不參與售賣,也不參與種植甘蔗。

這些事都不算隱秘,姜維在市井的打探下,已是簡單瞭解了南漢國內的基本情況。

宵禁之前,父子二人在酒肆裡,吃了頓著世的武漢魚,則還歸驛觀歇息。

燈盞下,姜維與姜冏對坐,案几上有幾樣小食。

姜冏喝了些酒,臉色微紅,說道:“漢雖處江楚,但實有大國之氣。政令清明,吏不苛雜,耕戰有伍,刑法整齊,民安樂業,商達市繁。中國雖大,但不及南方。”

姜冏本來以為楚地多蠻夷,與隴右差不了多少。今至武漢走一趟,才知道自己夜郎自大。

武漢水土不如洛陽優越,土地貧瘠,多山潮溼。然就在這樣的自然環境下,武漢在諸葛亮與歷代武漢尹的治理下,繁榮富庶起來。今之武漢或許在農業上不如洛陽,但在其他方面都勝過洛陽。

姜維讚不絕口,說道:“諸葛丞相果善治國,政令清明,刑罰肅然。從襄陽至武漢千餘里間,軍民同處,互不侵擾,田畝遍野,河堤高築,炊煙不絕,市井興榮,天下何人可及?”

言語間,姜維對諸葛丞相充滿了敬佩之情。今雖未見過,他已被諸葛亮的政策所折服。世人常言諸葛亮善治國,但這個善著實讓很多人無法想象,其中就包括姜維。

在他眼中,顏斐治京兆已是善治國。不料此行南下,見過南漢鄉野市井面貌之後,姜維對‘善’這個字有了新的定義。

一個襄陽或許說明不了諸葛亮善治國,但沿途見了那麼多縣城,以及夏口、武漢二地景象,此若非諸葛亮之功,還能是誰之功?

姜冏抱腿而嘆,感慨說道:“葛相善治國,霍督縱橫天下,陛下得二人輔佐,漢何愁不興?”

姜維點了點頭,敬佩說道:“陛下委司馬公治武漢,行斷法,檢索隱戶。夏侯蘭是為舊隨,僅匿兩戶而被除以死刑,刑罰雖是苛刻,但卻依令而行,法出令行,非魏能相比。”

在制定斷法中,諸葛亮親自規定,如有隱匿戶口而不如實報者,斬之。故而夏侯蘭隱匿兩戶,則就觸犯了律法,被司馬芝所殺,符合律法規定。

諸葛亮之所以這般規定,而是為了威懾那些高官大族。諸葛亮不是沒給高官大族選擇權,今上報隱藏人口,又不是剝奪部曲、奴僕,僅讓他們多交口賦而已。

今機會給他們了,且看那些大族採納與否。接下來,執法不徹底,必給大族高官帶去僥倖心理,這樣即代表斷法不徹底。

當然曹魏並非沒有檢索人口,如曹操執政時期,以商韓治國的曹操,在檢索人口上,亦是大力推進。

曹仁、曹洪、夏侯淵等高官大族門客眾多,在曹操的治理下,皆如實上報。即便是地方上的郡縣都有被檢索,被徵召從軍者不在少數。

隨著曹操去世,曹丕繼位,曹魏逐漸法度鬆弛,大族們又開始玩隱匿戶籍那套。

當下漢魏兩國,因執政者的關係,一個在走上坡,一個在走下坡,這讓姜冏父子感受非常明顯。

父子暢聊見聞,感嘆漢魏之間的區別,愈發對漢有了好感。

談到深夜,父子二人才各自回榻休息,以備明日拜見劉備。

當晚,姜維躺在榻上,在興奮中漸漸睡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