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熱胖子 作品

第693章 鐵廠(第2頁)

可惜好日子沒過幾年,隨一戰的結束,訂單取消,洋貨外資捲土重來,而且鋼鐵這種戰爭中的核心物資,在戰爭中技術也是飛快革新發展。

戰爭結束洋貨捲土重來,鐵廠面臨的局面比戰前更艱難,原本就已經夠落後了,現在更甚,一時間鐵廠又再次變得冷清。

不過吃了一波紅利,黃家也嚐到了鐵廠的甜頭,不再選擇苦熬的手段應對,而是主動去尋求解決困鏡的方式。

最終,黃家引進了一批加工機械和技術,當然也不是啥多好的東西,也就能生產些農具和日常生活中的鐵器,像是燒水壺、鐵皮桶、鐵釘、鋤頭等玩意,勝在比國內傳統方式更高效低成本,總好過之前單純出產鐵塊鋼錠。

不過局面雖有所改變,但也跟戰前差不多是苦苦支撐,而且由於國外在戰爭中新技術革新的成果逐漸轉化引發的海運和生產力進步,洋貨帶來的衝擊也逐漸增加,他們的這點改變壓根就追不上增加的衝擊。

鐵廠逐漸支撐不下去,關停了部分廠房,一度接近倒閉境地,直到黃家這一代的繼承人接手鐵廠,費了不少心思才讓鐵廠重新恢復全部產能。

黃仕新,黃家長房長子,因為黃家跟這鐵廠槓了幾十年,受此影響,其入讀北洋工學院礦冶專業,畢業後接手鐵廠。

可惜礙於鐵廠落後的設備、技術、產能等,讓鐵廠重新恢復生產並勉強支撐已是極限,黃仕新再怎麼搞也沒多大改善了。

當然,黃仕新並未就此放棄,準備採購引進新的設備技術,讓鐵廠重新喚發生機,於是便找上了英資洋行。

可惜啊,還是太年輕了,找誰不好,非找英資那群坑貨,不是說其他洋人不坑,而是數他們最坑,尤其對於黃仕新這種,金額巨大又基於屬於一錘子買賣的單子,要是不懂裡面的貓膩,就等著被他們往死裡坑吧!

黃仕新就是不懂的,跟英資洋行洽談時,被對方下了套,同意了對方以英鎊計價大洋付款、交貨時間待議、鉅額違約金等條款,因為缺乏跟外資打交道的經驗,黃仕新被對方的話術哄騙、忽悠著簽下合約。

這幾條中隱藏了個巨坑,英鎊計價大洋付款,一旦大洋兌英鎊的匯率下跌,實際需要支付的貨款就得增加一大批。

大洋雖成分主要為貴金屬白銀製成,但其幣值並不穩定,經常因各種因素上下波動,而且波動幅度有時還極為劇烈。

基於此,有的人洋人為規避風險,便選擇用外幣計價或支付,但有的洋人卻看到商機,以此設下陷阱坑人謀利。

交貨時間待議,對方以備貨、出口工業設備需政府審核、運輸距離長遠可能有意外風險等等理由說服了黃仕新,鉅額違約金,對方的理由是採購、運輸花費巨大,擔心黃仕新違約,而且這違約金還是雙向的,黃仕新還怕對方違約,自然不會拒絕。

黃仕新簽約時,正處於大洋兌英鎊匯率的較高位置,於是對方選擇以英鎊計價大洋支付,如果匯率處於低位,他們就會反過來,以大洋計價英鎊支付。

對方只要將交貨付款時間安排在匯率的低位或高位,就可獲得遠高於合同訂立時的大洋或英鎊,然後在匯率高時將大洋換為英鎊或其他外幣,亦或直接以大洋計價從中國採購物資,匯率之間的差價就是收益,如果是英鎊那連這一步都省去了。

交貨時間待議和鉅額違約金都是為這陷阱服務的,交貨時間待議是為了拖時間在匯率高低時交貨,鉅額違約金是防止你意識到陷阱拒絕履約,至於所謂雙向,交貨時間都待定了,我拖個十年八年的也不叫違約,壓根約束不到對方。

黃仕新就這樣,從合同訂立到交貨,讓人拖了幾年,結果等交付時一核算,發現要支付的金額,比簽約時核算的多了三成。

意識到被坑,想挽救也毫無辦法,不履約,那違金比多出的金額還高,出了還啥都落不著,拖著不收貨,對方直接動用關係向政府施壓,政府壓根不敢得罪洋人,黃家只能捏著鼻子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