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熱胖子 作品

第647章 新手雷(第2頁)

    結構與大號的差不多,只不過填充的是鳥彈鐵珠,或者說鐵沙更準確,當然威力也絕對不小,畢竟裝藥量mk2也差不多。

    大號的引信時長是3~4秒,相較於mk2調短了一點,再短也就不合適了,畢竟威力太大,小這款在2~2.5秒,基本投擲遠點滿地就能爆。

    “能這麼快出成果,很出乎我的預料,值得肯定,但是吧!也是問題多多,還有很大改進空間。

    首先一點,就是手雷是圓柱形的,投擲出去後,它繼續立著的概率大低,落地後的姿態大概率是倒臥在地上,這樣手雷頭尾兩側就屬於殺傷弱側,用於主要殺傷的彈珠不容易射向這些角度。

    就算頭尾兩側也加上彈珠,也依舊存在這樣的角度,主要是這圓柱形橫平豎直的,倒地後沒辦法三百六十度較均勻的散佈,看來還採用卵形或球形。”

    聽林默一說,吳良棟稍一做比劃,也想明瞭問題所在,考慮了幾種改良法子,仔細一想,還是問題重重,一時間有些洩氣,又有些不甘心。

    這手雷,是他這段時間親自帶著人忙前忙後搞出來的,本來想說給林默這邊一個驚喜,當然還承載著他的一些私心。

    “小這個還可以改改吧?引信時間再調得精確些,再調查手雷重心在底部,讓它在空中保持豎著的姿態,然後凌空在敵人間爆炸,這樣…這樣…”

    估計是真不甘心,吳良棟還試圖挽救一下,想了個“似乎”可行的法子,就迫不及待開口,可惜說著說著就心虛起來,最後自己都說不下去了。

    這解決方法,問題更多,像使手雷凌空在敵人身邊炸,那遠近、力度、時機等等都要把握好,之後還得看運氣,要求還高,在交火那種環境下,有幾個人能顧及得了這麼多,光這些就只能說是在想當然了。

    在本就已經錯綜複雜的戰場環境,武器在操作上最好是能簡化就簡化,能傻瓜式就傻瓜式,要不然步槍幹嘛朝著嗒嗒哈的全自動去發展?銓動不是更精準嗎?還不是戰場上手忙腳亂嗒嗒嗒更實用!

    話說回來,吳良棟有些心虛的看了林默一眼,不料沒見預想中的失望,林默正在那發愣呢,嘴裡還唸叨著好像是凌空還是什麼,搞得吳良棟一頭霧水。

    好一會兒,林默回過神來,看著有些坐立難安的吳良棟,心裡很清楚他在擔心什麼。

    “吳叔,剛剛你說的凌空爆炸點醒了我,有了些想法,我感覺圓柱形的手雷也還是可以拯救下的,就是引信不能取巧了,得重新進行設計,而且手雷結構會更復雜,需要花不少心思,您要不要試試?”

    “真的?……”聽林默說還可以挽救,吳良棟一時間都有些不太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再三確認後,又激動得有些顫抖。

    聽完林默的法子,捧著畫出的幾張簡易示意圖,吳良棟是真的打心底佩服林默,這奇思妙想,在他眼裡簡直是天才一般的設計。

    “好了,事後再慢慢看吧!”林默出聲,打斷了正胡思亂想著的吳良棟,繼續說起手雷上的不足之處。

    “說回手雷,這第二個不足之處,是彈體材料,你選擇的是鋼材質,我感覺強度太高,倒不是說怕炸不開,而是它的強度很可能影響到鋼珠的均勻散佈,從而影響到手雷的殺傷。

    我的建議是更換彈體材料,可以選擇浸塗了瀝青的厚紙板或纖維板,或者乾脆用塑料殼體,前兩種能用成本也低,後一種暫時看成本要高。”

    吳良棟若有所思的點點頭,又詳細記錄下來,估計是林默剛剛的舉止給安撫了,這次倒是沒再一驚一詐的。

    待吳良棟記錄完,林默繼續說道:“第三點,就是不同類型的手雷,不是像你這種弄成一大一小,而是按用途,分為進攻型手雷和防禦型手雷。

    進攻和防禦也不是字面意思,而是不同的情景,可以簡單用己方有無掩體來理解。

    己方無掩體保護時,使用的就是進攻型手雷,主要以爆炸衝擊波製造殺傷,要儘量避免破片,以免誤傷己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