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與夏 作品

646章 天花板(第2頁)

  中國醫院的天花板,名不虛傳,隨便哪一個挑出來,都是精英中的精英,而且這些醫生都具有一種氣質:從容自信。

  楊平一直安靜地聽他們的發言,思考這些發言的獨到之處和不足之處。

  “很好!每一個病例要當做經典來對待,這是對病人的負責,也是對自己的負責,一個病例,可以學到很多東西,3d打印誰負責的?”梁教授中氣十足。

  “我!”有一個年輕醫生舉手。

  這個醫生立刻走向電腦,將3d人工脊柱的模型投放到屏幕上。

  因為3d打印技術的重要性,協和骨科幾乎每個醫生都精通這項技術,他們將這種技術作為基礎技能來培訓。

  3d打印的人工脊柱假體投放在屏幕上,做360度旋轉。

  “這是我們設計的3d人工脊柱假體,代替手術中將要切除的三節椎骨,為實現椎體有效重建,我們根據患者的解剖結構和生物力學特點,進行個性化設計,這是假體上下面,完美契合上下正常椎體連接面,這是我們特意設計的螺釘植入孔,可以將人工椎體與後方的釘棒系統進行連接,構成獨特的桁架結構,桁架結構結合我們採用的鈦合金多孔設計,讓人工椎體具備足夠的生物力學強度,術後患者可以儘早下床進行康復訓練,實現像正常人一樣的生活和工作。”

  楊平覺得這個人工椎體設計非常好,很符合生物學和生物力學要求,設計者肯定接受過相關的系統培訓。

  這麼梳理一遍,整個手術的準備已經十分充分,沒有什麼紕漏。

  “我有個問題!”

  沒有座位的人群中,一個年輕醫生舉手提問。

  因為人太多,一部分人有座位,還有很多年輕醫生都是站著。

  “你說!”

  胡國林教授讓他站出來。

  這位三十出頭的醫生朗聲道:“剛剛說到的手術準備都是假設一切都很順利,如果不順利,出現極端惡劣情況,比如主動脈或者下腔靜脈在剝離的情況下破裂,怎麼辦?特別是大範圍撕裂的情況下。”

  這位醫生挺起胸膛走上講臺,非常自信地繼續說:

  “大家看,腫瘤與大血管粘連的範圍長達10釐米,這種情況下,極易撕裂主動脈和下腔靜脈,就算不出現撕裂,成功將腫瘤和大血管分開,這樣的大血管還能用嗎?是否存在安全隱患,像主動脈夾層那樣猶如一顆定時炸彈,我就看到一篇文章提到一個案例,屬於腹腔腫瘤專業的,腫瘤與腹腔大血管粘連,醫生成功將腫瘤與大血管分離,手術過程順利,但是病人在術後第五天突發死亡,後來屍體解剖找到原因,就是主動脈受到腫瘤的侵犯,血管壁已經改變,存在主動脈瘤的發病基礎,術後病人併發主動脈瘤,主動脈大範圍撕裂,病人因內出血休克而死亡,我們有沒有想過如果遇上最壞的情況怎麼辦?靠輸血嗎?”夶風小說

  這位年輕醫生像一個批判者,語氣尖銳,彷彿在質問同事們,在質問前排的梁教授和胡主任。

  楊平發現協和的醫生,幾乎沒有駝背含胸的,全是昂首挺胸,腰背挺得筆直。

  連年齡最大的梁教授無論是坐著,還是站著或者走路,都是昂首挺胸,腰背筆直,很有精氣神。

  “非常好!”

  梁教授對質問者鼓掌,大家跟著鼓掌。

  “這就是我常常跟你們說的,我們做醫生的要怎麼樣?”

  大家異口同聲地回答:“做最好的努力,做最壞的準備!”

  “對!我們朝最好的目標努力,但是要做好最壞的打算,誰來回答這位醫生的問題?”梁教授非常滿意這個醫生的提問。

  做學術的人就要有質疑的精神,不要人云亦云,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

  胡主任站起來:“我來回答吧,我們已經考慮到這種情況,而且在影像圖片上對血管壁進行過測量,的確,血管壁存在這種風險,風險還非常高,為此我們準備了人工血管,邀請了血管外科協助,術中探查血管情況,如有必要,提前植入人工血管,防止這位醫生提到的最壞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