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與夏 作品

434章 紅花還需綠葉扶(第2頁)

  還有,對這套器械未來價值的判斷,也很考驗醫療器械廠商的判斷力,新東西,只有少數人才能識貨。

  “楊博士,只有一種可能,強生與你合作,是強生中國公司的單方面行為,他們為了搶時間,先斬後湊,一邊與你接觸,一邊往總部彙報,因為,後續的投入,不是幾千萬能解決的,而是幾億美金的投入,這種份量的項目不是強生中國分部可以決定的,需要美國總部的批准,估計這裡面出了什麼問題,甘鳳儀才將資料交給我們?”黃佳才分析道。

  “這套器械如果成功,後續的迭代將會更加順利,可以掌控一個行業的走向,我真希望國內有企業可以接手,將核心技術產業鏈也留在國內。”楊平明白自己器械的潛在價值,將引領整個脊柱側彎矯形的技術走向。

  但是自己明白沒用,要別人明白。

  上次的兒童交叉韌帶重建器械,迫不得已,賣給美國公司,那是因為急需要錢。

  而且那套器械是對現有技術的改進,成熟度很容易判斷,現在這套脊柱外固定架,對現有技術來說,完全是另起爐灶,大多數廠家對成熟度會信心不足。

  楊平的所有數據是在系統空間實驗室獲得的,現實中的動物實驗都還沒開始,沒有一定數據支撐,廠家很難決定,他們的決策流程就是依靠數據。

  “如果銳行不是陷入困局,我們可以全力以赴協助你。”

  黃佳才很是為難,目前銳行內憂外患,搖搖欲墜,還不知道能撐多久。他只能幫助楊平尋找其它廠家。

  “楊博士,我覺得,我們應該有自己的醫療器械工廠,我有一個想法。”黃佳才話鋒一轉。

  “你說?”楊平想聽聽他的意見,商業上的事情,黃佳才更懂。

  “以目前銳行的處境,逃脫不了低價出售,不久,出手收購的外資買家應該會浮出水面,如果楊博士可以支持我,我想拿下銳行。”黃佳才信心十足。

  自己的醫療器械工廠,楊平也想過,只是遠水不解近渴,建立一個醫療器械公司,各種審批,需要很長時間。

  但是收購就不同,借殼創業,事半功倍。

  楊平手裡目前只有從美國弄回來的八千萬美金,也就五個多億人民幣,還要為幹細胞實驗預留資金,收購銳行恐怕不太夠。

  “怎麼幫你?”楊平看黃佳才表情,似乎胸有成竹。

  “提供資金,只需要四個億,我可以讓楊博士成為銳行大股東,避免讓銳行落入外資之手。”黃佳才說出自己的想法。

  如果能夠拿下銳行,自己能夠掌控一家醫療器械公司,有黃佳才這種人才幫忙,讓工廠與實驗室連接起來,以後對器械的科研成果轉化,非常有益。

  醫療器械相對藥品,轉化速度和效率更高,一旦讓醫療器械帶來現金,可以反哺基礎研究,比如干細胞培養肌肉的科研,這樣科研進行良性循環。

  這是楊平求之不得的事情,但因為畢竟楊平是醫生,專注醫術,這些商業上的事情,他沒有興趣,也不內行。

  “拿下這個公司,你佔絕對控股權,我給你做ceo,相信我,我可以將公司做好,楊博士,紅花需要綠葉扶,如果楊博士看得上我,黃佳才願意做這片綠葉,你以後要做的事情很多,這些事情都需要錢,小到治療思思的病,大到幹細胞培養肌肉的課題,如果你相信我,我願意替你分憂,讓銳行公司成為你強有力的經濟後援。”黃佳才站起來,向楊平鞠躬,然後伸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