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與夏 作品

416章 三條貪吃蛇


  戴維霍利出艙,檢查

  左側股動脈,右側股動脈,左側橈動脈,三條動脈同時穿刺!楊平命令蘇珊更換器械。

  同時穿刺?這是要同時放進三條導絲?怎麼可能呢。

  馬西莫看著屏幕,然後環顧大廳四周,驚訝的不是他一個人。

  但是廣播裡傳出楊平的聲音就是這樣:從三個部位穿刺,同時放進三條微導絲。

  同時三條導絲,在人體血管穿梭,進入顱內血管網,最終到達目標微動脈。

  這要術者對病人的顱內血管通路極為熟悉,幾萬幾十萬幾百萬條血管,如何交織,如何分叉,如何行成迴路,沒有人的解剖知識可以做到這一點。

  手術機器人有四條機械臂,完成介入只需要一條機械臂,如果分次手術豈不是浪費時間。

  如果三條機械臂同時手術,手術時間短,某種意義上最大程度降低手術風險。

  可是三條導絲同時進入,這是神話般的操作。

  在介入手術中,也有進入兩根導絲的,比如心臟介入的雙導絲技術,與現在三管齊下完全兩碼事。

  在心臟介入,有一種雙導絲技術,比如經皮冠張動脈介入治療過程中,沿著第一根冠狀動脈導絲,再放進一根0.36毫米的冠狀動脈導絲,這樣能夠穩定指引導管,幫助球囊和支架通過病變,這是夥伴導絲技術。

  分叉病變的經皮冠狀動脈治療過程中,為了保護冠狀動脈分支血管,放置一根冠狀動脈導絲,支架釋放後,撤出血管壁和支架之間的導絲,這叫保護導絲技術。

  慢性完全閉塞性病變的經皮冠狀動脈治療中,當第一根導絲進入內膜下間隙,保留原位作為假腔標誌,再送入第二根較硬的導絲到真腔,這就是平行導絲技術。

  無論什麼雙導絲技術,另一根都是輔助,不是三根導絲獨立治療不同的目標。

  可楊平似乎現在要這樣做!

  一根導絲要安全地送到腦幹部位的微動脈,已經難如登天,現在要三根齊發,而且在經過的路徑上不能重複、交叉、接觸,這種路線規劃能力已經是人工智能級別的,不是人力所為。

  尤金教授跟別人換了一個位置,跟約翰內森和馬西莫坐到一塊。

  “你確認他三個穿刺點同時出發,同時手術?”馬西莫問道。

  “應該不可能,其中兩根導絲應該是跟我們的雙導絲技術一樣,起輔助作用吧?”尤金判斷。

  “不,剛剛楊博士說了,要三根導絲同時獨立操作,各自有自己的目標,他要一次性解決三個動脈瘤。”約翰內森儘管不相信,但是剛剛的確聽到楊平是這麼說的。

  他準備同時對三個動脈瘤進行栓塞,同時,沒錯,就是同時,這將是世界首創。

  三個機械手獨立操作,剩餘的一個機械手打輔助,開什麼國際玩笑。

  眾人正在疑惑不解之時,一切猜測已經沒有必要。

  三根導絲,在機械臂的把持下,已經同時開始沿著血管進入,翻山越嶺,長途跋涉,一步一步逼向顱內的血管網,他們從不同的路徑出發,毫不相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