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與夏 作品

0385章 徒手攀巖(第2頁)

  陳院長坐在更衣室,靠在椅背上,一直沒有進去,手機摸在手裡,不時看有沒有未接電話。

  “抓住了,上帝,他又抓住了。”

  大家又坐下來,約翰內森大口喘氣,鬆開已經發白的手指,伍德海德和格里芬兩人的手緊握在一起。

  資深外科醫生,觀摩這種手術,步步心驚肉跳,尤其心跳停止的時候,生怕無法復甦。

  這種心跳呼吸停止,呼吸因為全麻,將自主呼吸抑制,完全靠呼吸機接管呼吸,所以無法表現出來。

  而心跳會立刻反映出來,萬一搶救不過來,即使用ecmo臨時替代心臟推進血液循環,也毫無作用。

  因為患者的大腦生命功能區已經紊亂,也就腦死亡不可避免。

  “大家調整情緒,有沒有誰要換人的?”

  楊平詢問大家,無數次魔鬼訓練,讓他手術時心如鐵石,極度理性,猶如機器人,理性到不近人情。

  在這種手術面前,任何的情緒波動,任何的慷慨激昂,都無濟於事。

  一切按照科學規律行事,一切選擇和判斷必須理性,才能最接近成功。

  經過兩次心跳驟停,兩次與死神的較量,消耗了大家大量心力。

  在楊平的詢問下,沒有人說話,魔都六院的醫生素質不愧是全國一流。

  “後面還有幾次,大家打起精神,死神就在我們身旁,隨時伸手,我們每一次都不能失手,檢查除顫儀的電量。”楊平叮囑大家。

  重新整理手術檯,更衣換手套,手術繼續。

  主刀堅定的意志貫注在手術刀尖,它無所畏懼,繼續前行。

  手術已經進入到延髓最危險的區域,第三次心跳停止,將來得更加突然。

  楊平必須提前判斷,給其他醫生以充分的時間,五秒鐘,稍微猶豫一下,或者出現耽誤,就會失去機會。

  五秒鐘,生命之神每次都只給五秒鐘。

  “楊博士怎麼能夠精準判斷出心跳驟停出現在哪個步驟?”

  “說明他對腦幹解剖生理的研究已經很透徹。”

  “在中國,腦幹手術是神經外科醫生的活。”

  “聽說他研究上頸椎的腫瘤時,往上延伸到延髓,研究從此而來。”

  “我們此次的中國之行,讓上頸髓腫瘤和腦幹腫瘤的手術水平,往前推進至少十年。”

  “中國人太瘋狂了,他們似乎沒有攻克不了的問題。”

  “先生,別忘記,世界第一例斷肢再植,就出現這所醫院。”

  約翰內森、格里芬和伍德海德一直坐著,連洗手間也沒有上。

  觀摩室其他人也一樣,沒有人出去,都聚精會神。

  三分之一拇指大小的手術對象,全是脆弱的嫩豆腐,裡面無數血管,很多神經核團,自成一個危機四伏的世界。

  越到深處,分離越困難,判斷的失誤,操作的失誤,都會致命。

  激光刀沿著精密的軌跡,沒有一絲抖動,沒有一絲偏離,主刀就像知道腫瘤的與正常組織的界限,即使沒有界限,他也能分離出界限。

  隨著分離的深入,越來越逼近第三次心臟驟停。

  “第三次心跳驟停馬上來臨,這次會很頑固,可能需要十幾個回合的心臟按壓和電除顫才能夠成功,大家要挺住。”

  溫仁濤聽著,十幾個回合的心肺復甦,他都能夠預測,還能如此淡定,這是一個半神半人的傢伙。

  “這次要從神經核團的淺層,將腫瘤剝出來?”

  約翰內森全身的汗毛豎起來,這是真正的死亡區域。

  如果說前面在死亡的邊緣操作,這次直接在踩著死亡操作。

  這是世界任何一個神經外科醫生不敢做的事情,在間隙操作,已經到了目前的極限,現在要進入神經核淺層?連鑷子的撥弄都可能引起死亡。

  楊平調整坐姿,這次有兩個危險操作點連在一起,楊平準備一次越過去,也只能一次越過。分兩次越過,成功率會下降。

  如果說神經核團是汪洋大海中密佈的暗礁,前面是在暗礁之間遊走,現在要跟暗礁來一次撞擊。

  此時,0.1毫米的激光刀也顯得信心不足。

  這次越過危險區,兩個操作風險區,需要連續一次劃出曲線,任何的停頓會增加刀尖停留的時間,導致熱聚集效應增加,引起無法挽回的後果。

  “大家注意,聽到我的命令,什麼都不用看,直接電除顫,電除顫和心臟按壓交替進行,不能停,直到成功。”

  只有一次機會,一次必須成功。

  《極盜者》裡面,騎著摩托車跨越峽谷,落在孤立的頂峰,只有一次機會,失敗意味著死亡,現在楊平要連續跨越兩個峽谷。

  溫仁濤手上的吸引器根本不敢動,現在沒有出血,即使出血,他也不敢伸進去吸血。

  “休息一會,你害怕嗎?”楊平問溫仁濤。

  溫仁濤儘量讓自己平靜:“你操作的對象應該是心跳中樞?

  “沒錯,我要進入內核淺層,將腫瘤進入的那部分剝離出來。”楊平告訴他。

  “如果這樣可行,也只有一次機會,沒有時間等待,開始就必須結束,成不成只有一次機會。”溫仁濤明白接下來操作的危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