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與夏 作品

0286章 基因檢測(第2頁)

  “丙酮酸轉化有問題,酵素缺陷或處理乳酸的大本營線粒體功能異常,只有進行基因測序才能弄明白。”楊平分析。

  “先天性乳酸中毒,是丙酮酸轉化的酶結構或活性缺乏,由hartmann等於1962年首先報告,按x伴性遺傳方式傳遞,其突變基因在xpz上,病人一般有智能和運動功能發育遲滯,並有肝大、心臟擴大、白內障等,建議用智力測試量表測試智力,對運動功能進行評估,很奇怪,這個病人沒有肝大,沒有白內障,心臟大小與體型也匹配。”內分泌的一個博士的意見。

  聯繫南都醫大,找蘇南晨是最好的辦法,楊平微信上聯繫蘇南晨,說明自己的想法,把病例發給他看,蘇南晨非常有興趣,立刻推薦南都醫大基因實驗室的一個年輕的女博士---文玉琳。

  網絡時代效率就是高,很快,蘇南晨、文博士被拉到群裡,金博士把魏大年的資料,又重新發一份,讓他們能夠看到,還把剛才大家討論的截圖發到群裡,讓他們瞭解討論的進展。

  文博士對病例非常有興趣,很快做出了回應:“我們實驗室可以對基因片段進行檢測,可以檢測xpz是否有突變。”

  “標本如何採集及儲存,需要倫理審批嗎?還有,費用?”

  群裡的討論發言如雪花一樣開始刷屏,討論已經由臨床升級到基因檢測層面,大家異常興奮。

  這是一個富有挑戰性的合作,臨床醫生和基礎醫學的研究員,罕有交集,醫生讀書做研究生課題時,還可能和基礎醫學研究員打交道,一旦進入臨床,便老死不相往來。

  “稍後我再發詳細的標準採集及倫理流程給大家---”文博士很積極。

  從一個病人的臨床症狀,順藤摸瓜,逐步深入,進入了基因檢測的層面,各種平時被隔離的知識串聯起來。

  這注定不是一個平凡的病例,楊平隱隱覺得,這個病例將會開創一個全新的診斷模式,而且很有可能找出一個未知的疾病。

  因為,現有的已知疾病,沒有一個能夠與魏大年的病情符合。

  醫學,就是需要這一群充滿激情和勇氣的人來挑戰未知,沒有偏執,沒有瘋狂,難以在披荊斬棘的路上前行。

  臨近春節,節日氣氛越來越濃,醫院也開始提前懸掛紅色的燈籠,院領導巡查各科科室,三申五令,安排好節假日的排班,保證節假日的醫療安全。

  一般這個時候,大家都在討論春節放假或者搶票的事情,但是醫生護士很淡定,因為大家都沒有休假,不存在這回事。

  張林把值班表排出來,讓大家過目,沒有特殊事情,春節就按這個排班表執行。

  ---

  羅進參與了醫院宣傳片的錄製,還參與綜合骨科紀錄片的錄製,電視臺特意給他加了一集,專門紀錄他受傷、手術和恢復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