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與夏 作品

0043章 疑難雜症(第2頁)

  住院醫師彙報完病歷,歐陽主任手下的主治金博士補充說:“這個小孩的家庭條件比較好,走了很多地方,全國知名醫院知名教授看了很多,中醫西醫內科外科都看了,就是一直腫痛,現在連正常的行走都比較困難,看了很多醫院,沒有解決問題。大家討論一下,看怎麼來明確診斷及治療。”

  金博士,老主治了,四十多歲了,比歐陽主任少了不幾歲,按年資,本來應該是主任醫師了。但是為人死板,從不弄虛作假,至今寫不出論文,拿不到課題,所以現在連副主任醫師都沒進。其實真實水平,完全的主任醫師水平。

  金博士補充完,幾個年輕醫生開始抓腦袋,這種不典型的病例最麻煩,最考驗醫生的診斷能力,恰恰診斷能力是外科醫生的弱項。

  好多骨科醫生,x片往閱片燈上一掛:開刀!多利索,哪還動腦筋去搞什麼診斷,片子上不是清清楚楚嗎?診斷那是內科醫生的業務。

  “這個病例拿出來討論,非常有必要,平時我們對待這些關節痛的,一些不典型的病例,找不出原因就不了了之,我總是說,一個外科醫生不僅僅要手術做得好,同時要有良好的臨床思維能力,現在大家討論一下,這個病人究竟下什麼診斷,怎麼治療。”韓主任說。

  醫學上查不出原因的病多了去。診斷就像偵探破案,依據病史、查體和輔助檢查,按照一定的邏輯思維,順藤摸瓜,明確疾病。有破不了的案子,也有查不出的病。

  平時病例討論,都是從低年資的醫生開始,逐漸升級。今天這個病例,低年資醫生一頭霧水,說不上話了。

  “內分泌、代謝、營養、血液、風溼等等全部查了個遍,只要想得到的都查了,x片、彩超、ct、核磁都做了,核磁已經做了幾十個。”

  “五花八門的診斷,滑膜炎、類風溼性關節炎、自身免疫性關節炎、反應性關節炎,有個乾脆下一個診斷:疑難雜症?”金博士看沒人說話,自己補充,以免冷場。

  他的知識比較淵博,就像老黃牛一般,任勞任怨,歐陽主任有他這員大將,好多年沒有做過急診手術了,大的急診手術每次都是金博士過來做。

  “反應性關節炎就是一個大籮筐,查不出的就叫反應性關節炎,這個又沒有問出泌尿系或腸道的感染病史。”歐陽主任說。

  “臨床上很多一過性的滑膜炎,也找不到原因,這個確實診斷困難,不然別人也不會氣得弄出一個疑難雜症的診斷。”白主任說。

  “穿刺取滑膜活檢沒?”田主任問。

  金博士回答:“在帝都一家醫院做了,病檢提示炎性滑膜組織。”

  楊平半眯著眼睛,靠在椅子上,宋子墨說:“怎麼不說幾句,你不是經常出奇制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