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與夏 作品

第802章 為時已晚(第2頁)

 這次王教授徹底語塞,一個課題的資金不止一億?

 這是什麼概念,中國還有這樣的醫生?

 這幾年的科研資金分配,王院士瞭如指掌,科研資金排在前面的幾家醫院,哪有什麼三博醫院,哪來的這麼多資金?

 “不會吧?這幾年國家科研資金分配的前幾名沒看到三博,他哪來的幾個億?”王院士搞不明白。

 曹教授只好給他解釋:“楊教授做科研根本不需要申請國家資金,一些熱心企業家自願組建科研基金,專門對口支持他的科研,聽說安寧集團一家的資金就已經到位十億。”

 “安寧集團?”王院士詫異。

 只要是中國人,沒人不知道安寧集團的,民營企業裡面的真正巨頭。

 “對,據說這十億隻是一期資金。”曹教授以前也不知道,後來慢慢知道的。

 王院士很久沒有緩過神來,這真的是什麼都不缺,不缺技術,不缺科研資金,而且醫院上下又是全力支持楊教授,這怎麼挖人,根本挖不動。

 通常一個人在單位工作不滿意,要麼是物質需求不滿足,要麼是精神需求不滿足,如果兩者都不缺,心滿意足,挖人,那是很難的。

 這麼看來,現在來談引進確實是空想,要是他還在讀書的時候,讀自己的碩士或者博士多好,不過沒有如果。

 “這樣吧,我跟楊教授談談,看看能不能參照協和,我們阜外給幾十張病床,配一個團隊,請他來多點執業,定期講課、查房、做手術,把年輕人帶起來,我找幾個老友一起去說一說,應該有希望。”曹教授幽幽地說。

 照這麼說來,也只能這樣,王院士非常惋惜,這樣的人才居然不是阜外的。

 “你那個學生呢,怎麼沒見人影。”王院士突然發現少個人。

 辛教授看看四周,然撥打學生的電話,這個學生已經在三博醫院的CCu,正在觀察麥子景術後的情況,剛剛幫忙一起送,一路送到CCu。

 “這個學生叫什麼名字?”王院士問道。

 辛主任回答:“夏書,我的博士生。”

 這麼多博士,別人沒來,就他一個人來了,說明學習積極性很高。

 “這小夥子還是不錯的,很有鑽研精神。”辛教授滿意地說。

 王院士當即說:“偉聰,事不宜遲,你去跟楊教授溝通一下,看不能讓夏書留下來,跟著楊教授學習心臟外科,至於客座教授的事情,再慢慢談。”

 “他還要值班呢,跟別人換班才能過來的。”

 辛教授為難,因為值班是各個醫療組共同的事情,突然抽走一個人不好辦。

 “他不用值班了,補一個人,或者重新排班,要是楊教授同意,讓他留下來。”

 王院士堅持意見。

 ---

 麥子景的父母聽說手術非常順利,見到做完手術的孩子,激動的心情無以言表。有點如夢如幻的感覺。

 前不久還在為兒子的事情奔波,帝都的醫生還為是否手術爭論不休,一直沒有拿下主意,今天手術已經做完,而且孩子好好的,這如何不激動。

 安穎慧一直在擦眼淚,麥吉富也眼睛紅紅的,此刻的楊平在他心裡就是活菩薩。

 “楊教授呢?”麥吉富想當面感謝。

 送病人的管床醫生說:“在手術室吃中飯呢。”

 真是辛苦楊教授,麥吉富當即決定要好好感謝楊教授。

 麥子景被送到CCu進行術後觀察,康主任已經提前熟悉這個病例,現在CCu已經接管很多綜合外科病例,比如不久之前的郭沛華,成天嚷著自己靈魂出竅。

 康主任還是指派阮醫生來管理這個病人,因為最近阮醫生管過綜合外科的病人,為了能夠適應工作的需要,他看過很多這方面的書。

 心臟外科重症監護與冠心病重症監護室區別很大,但是比與普通重症監護室的區別要小,怎麼說大家都是心血管專業的。

 “我看不久,醫院就要建立心臟外科重症監護室了吧?”康主任問道。

 管床醫生是綜合外科研究生齊承祥醫生,比李國棟低一屆,齊醫生點點頭說:“按這個發展速度,遲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