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溪凰躍 作品

第三百六十九章 劉協的悲慼(第2頁)

  但終歸是人微言輕,影響亦是微不足道。

  時間一分一秒的相過。

  雙方止不盡的對峙著。

  劉協此時的面額間,甚至是隱約間生出斗大的汗滴。

  龍袍背部也彷彿是受汗液所浸溼。

  此足以感受著他內心中的煎熬。

  眼見於天子遲遲未做以回應,殿正中的董昭見狀,不由是劍眉一凝,神色愈發的嚴肅起來,遂拱手沉聲道:

  “陛下,丞相此多載來對於大漢的再造之功方才微臣與程侯都已道明,此是任何人都無法所磨滅的。”

  “丞相對於大漢,對陛下都是盡心竭力,此番程侯也深知臣所提議的封王一事乃高祖所定的祖制,故而方才退而求其次,重新建議。”

  “難道陛下還是不肯念在丞相昔日之功與之人上人的尊榮乎?”

  “執意做那萬民所非議的不公之君乎?”

  此最後一語瞬間出落,語氣都與眾不同。

  足足是重了許多。

  劉協聽罷,面上本就無比凝重的神情,亦是越發的愁眉不展。

  他還聽出了董昭此言語間的威脅之意。

  那最後的一句,言外之意無外乎就是,若他執意不給予丞相贊拜不名的尊榮,那此事勢必會傳至天下各州,令郡縣內士民所知。

  到那時。

  自己恐怕又會背上一道怠慢功臣的汙名。

  那樣,就不僅僅是他的公信力受損。

  而是本就已經喪失萬民之心的大漢將更是萬劫不復。

  腦海裡不斷回想著諸種情況。

  臉色間略是有些許蒼白,糾結不已。

  遲遲無法做下決議。

  同意不是,拒絕亦有弊端。

  雖說按程昱,董昭所說那般,表面上只是國家對於重臣的殊榮。

  似大漢剛開國之時,高祖以表彰重臣蕭何之功,就特許了朝會時可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劍履上殿的殊榮。

  但劉協很清楚。

  這兩者之間的差距極其明顯。

  蕭何乃是高祖的賢臣,忠心耿耿。

  曹操何許人也?

  前兩年稱魏公,建封地,自設百官,為了滿足自身一己之私慾,不惜殘害大批漢室之臣。

  其中更是不乏如荀彧、崔琰這樣久隨於他,立下過汗馬功勞的舊臣。

  此等種種事蹟已經是表明了他內心所潛藏著的野心。

  有了此前車之鑑。

  那劉協內心間就已是明白了,此三件套絕非是單純的封賞曹操,以為對重臣的殊榮。

  恐怕這是董昭之流藉機來試探他的底線所為。

  若他當真應允了,恐此事會成為他們藉機密謀下一步令他封賜王爵的動作。

  亦會令曹操及其麾下等群臣越發的囂張跋扈,野心生根發芽。

  但若不答應,那他接下來定然會面臨天下人的非議。

  到那時,被迫受限於輿論的壓力。

  他恐怕也只得如此為之,方才能平息民怨。

  一時之間。

  劉協左思右想,頭腦不斷的轉動,有苦悶,有痛苦,亦有滿肚子的不甘,但最終都只得是化為了一絲嘆息。

  將不甘之色埋藏在肚子裡。

  “程卿之言,朕深思一番,確為屬實。”

  “為表丞相護我大漢之功,此准奏!”